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郁郁坛中杏,依依河畔柳。


柳丝千万条,不绾杏坛绶。


悠悠感中怀,心蓬将无茂。

蜗蛮逐白日,世味尘怀锁。


世氛非故吾,吾生自有我。


么䯢小厥躬,吾道得无堕。

夫子起南国,开蒙廑辙环。


翩翩西山陲,鸣佩双玉珊。


一为仁道言,插架徒矜繁。

名贤旬日再言归,我贵由来知自希。


枫陛黄麻需后召,函关紫气绕初衣。


斯文终古无加损,国史千年有是非。

寻春莫待赏春时,春色何缘过绿枝。


世路由来曾未险,人情只是自生痴。


合天为我方成我,顺帝不知乃是知。

宴罢七人起,篮舆遍插枝。


顿令鹾海坞,恍步上林时。


一色色无间,众香香更奇。

谁把春容铸,红妆向晓开。


尔怜宁待语,吾与勿须猜。


解佐牺樽兴,知经羯鼓催。

八九东蒙士,传灯只一仁。


有怀窥孔室,着意认王春。


生趣年年盛,天心的的真。

何处园无杏,何园杏不花。


一时成圣迹,千古艳奇葩。


烂漫尼山宅,芬芳制府家。

畴昔珍燕石,秋萤诩相映。


法堂启秘藤,灵珠惊照乘。


人道匪远人,千蹊总幻径。

新凉整冠服,简编事校雠。


端诵谢公语,言言在清修。


潜心窥颜孔,普乐为民谋。

予昔在髫龄,及窥勿坞子。


蚤岁步青云,磊磊终贫士。


六月被大布,放歌悲世否。

言念思庸翁,未老遽焉之。


执谦鲁恭士,邃语匡衡诗。


当年聆一二,服膺犹在兹。

谢公当孝廉,骢马宪台扣。


五日百雉兴,寇退万家救。


筮仕秉清法,供亿省帝狩。

张翁秉操古,朴怀而直躬。


逆珰炽虐燄,劲柯迥靡风。


学士一长揖,拜跪羞群公。

李公建美猷,掖垣振遐轨。


弥天知琐郎,到今黄发李。


千载有馀芬,煌煌徵国史。

余诵文园集,独嗜绿茵辞。


幽居抱至趣,情深自华滋。


譬之天成卉,盘礴空良师。

丹翁敦信义,恤孤矢不负。


三品归来日,弗忍私其有。


历扬二十年,共道畜丰厚。

夏庭锧斧亦遭逢,俎豆关祠代代同。


却道头颅刚直甚,悔将主过博臣忠。

茫茫今古道常存,眼底抛除谁是尊。


一座堂皇天样大,无端又向小分门。

不道西山高,却道日将晏。


谁知夹日乌,阳光犹自烂。

耳目若可镕,见闻何所住。


春色满乾坤,画树非真树。

土坼田分畛,冰消水共池。


怪来关切甚,原未隔毫丝。

大雅寥寥久不作,畴能接武三百篇。
西都苏李最卓荦,遗音近古犹堪传。


后来文章建安骨,七子磊磊争雄先。

碧云萧飒漏新晴,仿佛湘江一段清。


夜静天风响林杪,满空飘下凤鸾声。

欲藉征鸿问起居,满怀忧绪竟难除。


山中谩有非熊兆,天上应无荐鹗书。


南国风花淹杜牧,上林词赋擅相如。

结阵凝团乱拂衣,即看突兀碍林扉。


金牛去后埋空岭,黄鹤飞来失钓矶。


几处笙歌方沸郁,数村烟火正依稀。

非沙非屑迥无尘,六出天然剪刻新。


积路崎岖妨过客,扑窗撩乱恼吟人。


看来楼阁疑铺画,飞入园林似放春。

片片飞来影半潜,润回阳脉底须嫌。


樽空谩用春衣典,炉冷频将宿火添。


带雨缤纷轻着砌,傍人零乱巧穿帘。

灏气弥漫六合同,半兼寒雨半随风。


连朝流水成新冻,一夜青山失旧峰。


广野兔迷高下窟,长途人断去来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