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祗园数峰碧,不易布地金。


谁续菱溪记,为公传此心。

龙宫带明湖,倒影疑可掇。


何当酌清泠,一洗尘中渴。

泽国有幽人,城中稀复见。


曾观论史书,吾党有腼面。

寒瓜削成菹,入眼犹自绿。


借问长安儿,此味还知不。

溪莼牵紫丝,念子良已久。


不在秋风前,不在秋风后。

三年望东林,几日又当别。


盈盈谷水波,一苇谁共折。

吴田秋晚稻如京,似共痴儿更有情。
瓮里但知春酒满,人间不管世途荣。
书灯列屋看诸子,诗卷分题属友生。
莱子新年舞袖长,直从腊雪到春光。
相将柳信连梅信,次第椒觞间鹤觞。
共指松筠能傲岁,不知苕苇怕经霜。
上堂儿女笑扶将,犹忆斑衣介寿昌。
远道忽传来锦字,寒斋惊见起龙光。
山中草树便麋鹿,天上箫韶协凤凰。
五云阿阁聚鸾凰,岂有鹪鹩合并翔。
附翼本因风浩荡,托身多幸世明昌。
频占好梦池生草,愿比遐龄日在桑。
十年前话大江浔,手把绨袍泪渍襟。
自别以来知罪重,相思无柰感恩深。
藏身苍翠人三代,绕膝斓斑玉一林。
休道寻山山未深,冰崖木佛共萧森。
寒钟不到疏林外,幽月空劳碧涧浔。
狱沉顽铁还馀气,爨后枯桐欲绝音。
何处堪逃乞食名,半龛残雪裹馀生。
莫愁壑浅云难卧,无那溪流水有声。
飞矢漫追孤鹤影,遗弦不作老龙鸣。
身在山中不识山,何人泼墨寄柴关。
雪深最好无蹊径,竟入长松大壑间。
美人赠我一枝梅,岭上曾过十七回。
骑马路边香不了,斜阳石压倚岩开。
笔纤料得全无意,短短枯枝淡淡山。
细想江南何所似,兰陵端不是云间。
城中寄衣来,感激泪如湍。
琼玖安足报,愿勿忘饥寒。
相见一平淡,相离偏忆君。
每当此月夜,遥望在城云。
大雪毋长视,狂歌恐或闻。
伊昔羊尹临丹阳,真率之名初滥觞。
香山尚齿当会昌,卧云不羡坐岩廊。
七人各列官与乡,年德俱高世所臧。
素老书来手独开,涯翁书复几时来。
百年倡和空金玉,千丈光华自斗台。
震泽云山愁独对,重阳风雨梦初回。
阳羡春芽浥露匀,石崖名品寄来新。
如何毕扫前尘影,不忘盘阴采药人。
盘曲青林接翠微,流泉每送出坡归。
谁知心眼无边际,细雨江南白雁飞。
石磬春风草色寒,禅衣高挂白云端。
吴山楚水三千里,直作微尘一粒看。
少小重意气,局蹐訾前贤。
惟知一往乐,谁能计万全。
而今衰老矣,狂直多弃捐。
潘子六月游岳阳,欲觅君山老木床。
三生注定一宿觉,假寐悯斯萝蔓荒。
君山返照入我镜,腾踔白猿飞剑霜。
罗绮难胜俨惠临,疏行矮本尚传今。
繇来玉马朝周客,未绝铜盘别汉心。
燕市梦孤将尽夜,弁山春杳送回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