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半山已见太湖全,米囤虫头出没边。


长想清秋明月夜,携筇直上万峰巅。

栋宇都攒苍壁根,湖光万顷镜光分。


题诗恰忆前年事,茶米鸡笼品白云。

雪滩古木长桥外,烟岭湖光短榻前。


虾菜鲈莼杞菊荐,可怜风味得同筵。

壁含雷雨气成霞,流下青莲几瓣花。


绝壑树深鸦噪处,两间茅屋汉卿家。

飞磴长梁入寺深,朱廊迢递最高层。


游人曳杖寻何处,水竹山茶并有名。

百丈寒泉落寺门,琳宫迢递桂松深。


鹤亭马石依然在,欲唤清谭支道林。

缥缈空亭盖石梁,压村山色郁青苍。


烟波一折南流去,便是吴王走狗塘。

二公去后百年奇,庙貌蒸尝继有之。


为国为民谁与并,只应比颡过斯祠。

夏木千章厚影铺,澄湾楼阁杂芙蕖。


吴王魂魄应游此,可惜西施在五湖。

门内乔林门外溪,仰瞻才见及堂基。


应知不是吴宗庙,得赌雍容端委仪。

殿夹深林几岫青,门临流水两桥横。


何时杖策寻明月,来听莲花塔下经。

柳边渔艇罾罶歇,洲上人家约略斜。


落日雁行千片下,苍苍未见有芦花。

身到山中几十回,山之面目求全开。


如今山外看山里,始觉玲珑破碎来。

碧虹跨平湖,远岫参差映。


门影入波圆,五十三明镜。

钟响来孤艇,渔歌入短垣。


山光杂湖影,摇荡画阑干。

天回北斗欲中宵。
屡移杓。
客魂消。

哀世兮睩睩,諓諓兮嗌喔。


众多兮阿媚,骫靡兮成俗。


贪枉兮党比,贞良兮茕独。

芳友依依,结根遥向深林外。
国香风递。
始见殊萧艾。

玉妃春醉,夜寒吹堕,江南风月。
一自情留馆娃宫,在竹外、尤清绝。


贪睡开迟风韵别。

云外峰峦翠欲埋。
雨沾黄叶湿青鞋。
小惊春色入寒荄。

近家添得园亭,晓山时看飞云过。
拥石栽梅,疏池傍竹,剪除芜污。
更喜南墙,杏腮桃脸,含羞微露。

况有夷途,正透元关,众所共传。
愿万魔披散,诸尘荡尽,琴心和雅,天性清圆。
未信凡流,可回高步,留恋形声情更延。

此夕不能寐,此乐殊无央。


下堂步明月,月印花自长。


涓涓花间露,夜滴池水香。

著论必无同,乾坤孰此容。


人扶周孔教,用世且无功。

歌舞重阳酒,今年犹去年。


山中八石榻,榻榻是回仙。

同俗不同俗,山杯映秋菊。


仍闻席上歌,不是人间曲。

霜前淡淡花,瓢内深深酒。


今日陶渊明,庐山作重九。

焦明亦是凤,萤焰只疑灯。


安得石上泉,为洗世中肓。

江门白藕花,我榻庐山顶。


君若去茶山,茶香复谁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