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红栏六曲,向风前凭遍。
晓雪霏霏扑人面。
笑雏鬟睡起,倦眼惺忪,犹认是、一夜柳棉飞满。

垂杨烟薄井梧空,千里游人驻断蓬。


志意不因多事改,鬓毛难与别时同。


莺迁犹待销冰日,鹏起还思动海风。

自别吾师后,风骚道甚孤。


雪霜侵鬓发,音信隔江湖。


扰扰悲时世,悠悠役梦途。

冬日苦短不可说,况乃朔风吹倒人。


邻童折屐走相报,江上无数梅条新。

四时平似准,冬日颇伤暄。


暖骤狂花坼,霜轻野草繁。


林鸢饥跕水,山鬼暗窥垣。

蜡栀五万酬鞭直,洴絖百金且食封。


萧散不萌争闹趣,真醇缪觊养生慵。


涤清研里憨凡笔,磨彻鉴中颦窘容。

严风猎猎雪成堆,一夜桃花满院开。


春自不知谁着力,九重天上挽回来。

征鸿南渡老年华,渐觉冬来眼界多。


寒雪狂风颤林木,冻云残照锁关河。


高低山势黄沙碛,远近人家白草坡。

冻得梅花开不得,笑他和雪倚阑干。


漫山漫岭知多少,尚对东风怯莫寒。

碧桃花拥长春洞,秀出元英独自芳。


一点香心瞒客笑,探幽何意与刘郎。

金界踏苔钱,跻攀石磴悬。


江流通楚粤,梵宇接人天。


花落双林雨,钟敲万壑烟。

生茫三楚赤栏前,缥缈遐心绕四天。


鹤去难招烟外客,醉来还爱酒家眠。


落梅吹笛仍今日,芳草晴川似昔年。

室迩人遐叹索居,相过发变十年馀。


雄心未展屠龙手,往事徒看解梦书。


燕市旧游思击筑,镜园寒水对观鱼。

新创论文地,还邻演武场。


阵闲鹅鹳队,席接鹭鸳行。


山晚雾凝紫,林疏叶剩黄。

高士名园绿水澄,世家文献尚堪征。


龙门标格看前辈,牛耳齐盟想代兴。


人去悲风闻晚笛,梅霏寒雨落轻冰。

风急松涛满古城,感时临眺若为情。


黑云只合催诗赋,微雨那能洗甲兵。


岭外山川多旧垒,楼头笳鼓入边声。

百雉雄城象郡开,凭高吊古共徘徊。


烟深八桂迷秦树,草暗三江失汉台。


庄叟逍遥空说海,颜碑剥落半藏苔。

雨馀烟树晓光新,欲扫高斋未有尘。


开径忽逢云水客,横江曾梦羽衣人。


歌翻白雪仙声远,骨变黄芽道气真。

一区吾欲理菟裘,闻道青林景更幽。


丘壑自藏三径僻,壶觞惟许七贤游。


清言对客时挥麈,爽气看山独倚楼。

萧条禅榻似维摩,荒径烦君结驷过。


丹乏九还淹病骨,谈高七发起沉疴。


醉乡天地杯中阔,胜景烟霞画里多。

日日扶筇望海涯,目前生计只些些。


一泓潦隔平田阔,千树松排东岭斜。


山外不知何处岸,云中依旧野人家。

十年未弛吾师担,三请深惭居士心。


多尔逆撑曹洞水,为余雄据大沩岑。


先宗断续宁论后,古道凌夷直赖今。

同生惟有汝,远俗得予心。


奉母三千里,侨居最上岑。


随缘归岭表,重别立庭阴。

厌闹思投老,甘心堕小乘。


时危村寺稳,道替竹林增。


适意惟高枕,清谈共数僧。

寺阁吟诗腊月中,拥裘行酒气弥雄。


江山过雪生新色,天地凝寒渺太空。


独去鹰鹯迷落日,后凋松柏倚高风。

中原金鼓未全衰,拜扫逢时泪满衣。


丘垄萧条应蔓草,松楸寂历想斜晖。


残骸漫向天南住,乡思空随雁北飞。

平陆人烟险,渔舟家口肥。


青天围箬笠,白雨浣蓑衣。


静钓鸥分石,寒归雪满扉。

冬日山居好,茅茨不漏风。


山厨蒸芋栗,野径扫风蓬。


嫩酒篘初白,寒灰拨暂红。

四十年前不畏老,酒豪踏雪买梅花。


如今七十愁年尽,远客匆匆梦到家。

曲径疏篱路欲迷,草堂岁晚浣花溪。


槐柯倒影醒残梦,竹汗留青满旧题。


暇日偶从南郭隐,好山多在小窗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