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国于南山之下,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。


四方之山,莫高于终南;而都邑之丽山者,莫近于扶风。


以至近求最高,其势必得。

才高多感激,道直无往还。


不如此台上,举酒邀青山。


青山虽云远,似亦识公颜。

诵经淩虚台,留骨希夷峡。


何似学刘伶,未死先荷锸。

岐山四合与台平,半露园林叶未成。


是处芳菲皆可惜,晚来风雨太无情。


山川不改秦云色,宫室长悬陇水声。

新规杰阁倚苍峦,地拱天成十二栏。


但觉星辰来广漠,不知步武切高寒。


春风先到黄金阙,皓月常临白玉盘。

道人乐道厌喧啾,直倚层空架此楼。
万顷风云生榻底,一天星斗布檐头。
黄庭夜数犀珠读,玄圃时凭鹤背游。
高阁玲珑倚太虚,恍然身若在蓬壶。
开窗夜欲扪牛斗,俯槛时看走兔乌。
林外天花凝宝树,檐前仙霭拥香炉。
高台收晚照,远思浩无穷。
竹里清飙泛,山高翠霭蒙。
九层平可上,一径曲能通。
曲曲栏干正正屏,六铢衣薄懒来凭。
夜深风露凉如许,身在瑶台第一层。
手弄双头茉莉枝,曲终不觉鬓云欹。
佩环响处飞仙过,愿借青鸾一只骑。
月出天边水在湖,微澜倒浸玉浮图。
搴帘欲共嫦娥语,却恨林间鸟乱呼。
画阁东头纳晚凉,红莲不似白莲香。
一轮明月天如水,何处吹箫引凤凰。
高阁凌云云欲低,下有百尺凌云梯。
大夫登高并能赋,兴来我亦同攀跻。
为乘风雨留长夏,游陪况复行吟者。
萧然一榻野云湾,缕缕春愁未尽删。
祗讶涛翻孤枕上,几忘楼在万松间。
渔镫对出东西岸,钟韵周回上下关。
残月依依傍檐坠,沙弥雅识山人意。
林端唤起濂溪云,石貌泉声愈清媚。
海门日上天镜开,罡风吹至凌虚台。
高阁凌云云欲低,下有百尺凌云梯。
大夫登高并能赋,兴来我亦同攀跻。
为乘风雨留长夏,游陪况复行吟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