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营居依蓬茅,在我颇显敞。


阳晖馀朝温,野景有远想。


年华无淹停,俯首已古往。

开门谁频来,设榻得逸客。


明窗容棋枰,日昃熟藿食。


丛兰香襟裾,雪色覆辙迹。

山林何时归,陋巷似好遁。


通衢皆高轩,竟岁谢讯问。


行歌聊逍遥,衣敝信命分。

霜风吹帘栊,天高明星晞。


邻鸡三号呼,林乌皆惊飞。


严城开重门,危冠驰轻肥。

密云初布暝,疏雨忽成花。


气浅冰从薄,寒轻白自斜。


敝裘谁念汝,孤棹独思家。

阳光转南极,渐喜入吾庐。


物色经霜后,云容欲雪初。


严风动枯槁,凛气益萧疏。

偶寻荒寺拥孤衾,难得良朋话夜深。


凿牖引山归冷榻,开帘延月出疏林。


寒花渐改高秋色,流水长怀太古音。

莫怒狙公赋芧悭,万缘一定不容干。


老便窗下迷离暖,醉爱尊前郭索寒。


屑玉晨光明沆瀣,流珠夜气郁兰玕。

命有穷通分虎鼠,事无得失尽鸡虫。


东篱独有黄花在,挹取寒香寿阿翁。

方穷蔡泽问唐举,未遇邺侯逢懒残。


触石起云能沛雨,不应长作旱雷看。

元子扫空桓氏业,窟郎荡尽李家风。


前人留得儿孙立,何患鸾枝不长桐。

煮茗烧香双赤脚,捡书洗研一苍头。


斯文兴丧由天在,未用安排地起楼。

避风台上深情宠,偃月堂中尽意谋。


争柰天公无面目,满林黄叶一番秋。

两仪亦有盈亏数,万物难逃出入机。


一把牙筹空自苦,盖棺着得几通衣。

当场弄出百般奇,傀儡棚中老偃师。


满眼机关无着处,到头线索有收时。

是非不验道应坏,祸福无凭天也荒。


便使曹瞒生卖履,已赊王衍死排墙。

平泉草木须臾梦,金谷莺花一撮尘。


富贵若生根到底,两家占断别无人。

何人地下管天条,不是皋陶即是萧。


金埒谩夸钱过斗,铁围宁问玉垂腰。

林叶新经数夜霜,地炉独拥一山房。


尘书邀我共高阁,浊酒劝人归醉乡。


费省家贫还似富,身闲日短亦如长。

一架琴书一笔床,杜门荏苒送年光。


囊空尽可偿诗债,脚倦犹能入醉乡。


既老菊花偏耐久,未开梅蕊已先香。

万里边城岁始冬,凄凉天气雪兼风。


寒肤起粟髭生冻,铁砚成冰笔退锋。


乡土有怀书信断,官租无秫酒瓶空。

不信吾宗竟陆沉,梅花初绽雪霜侵。


庚辰已办终焉计,甲午还寻夙昔心。


双树尚零金椁泪,孤桐难续峄阳音。

石上看云昨日同,莫将浓澹想秋空。


叶红霜白溪流缓,拚却山容与朔风。

寒积庭阴,风战碎叶,楼角黄昏独倚。
怅望绝、琼华醉魂愁死。
忽见柳花飘洒,误记得、吟边回春意。

云黯天低结暝阴,孤灯对影夜沉沉。


可怜一曲村田乐,犹是尧民击壤音。

无限都人哭鼎龙,年多泽久似仁宗。


愁来一样黄昏雨,天上人间自不同。

中原金鼓未全衰,拜扫逢时泪满衣。


丘垄萧条应蔓草,松楸寂历想斜晖。


残骸漫向天南住,乡思空随雁北飞。

皎皎东林月,初看法镜升。


殿沉中夜磬,松隐上方灯。


兴剧催银斝,诗成转玉绳。

五叶回春绿,双轮导瞑流。


宝坛高宿将,芳轨正中区。


盛世材偏美,名山迹屡投。

黄花过了,见碧空云尽,素秋无迹。
薄薄罗衣寒似水,霜逗一庭花石。
回首江城,高低禾黍,凉月纷纷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