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魂梦飘零落叶洲,北辕南柁几时休。
月中青桂渐看老,星畔白榆还报秋。
鹤禁有知须强进,稽峰无事莫相留。
扁舟维酷暑,正喜午阴秾。
头上催诗雨,尊前落帽风。
君为万里别,吾意几人同。
落日关河笛一声,感时怀抱若为平。
燕台已朽千金骨,秦塞虚防万里城。
大火西流金有令,长江东去水无情。
凉飔发朝爽,薄吹出林皋。
已喜谢烦暑,能忘悲逝滔。
息机随白发,住世有青袍。
本无司马赋,渴病亦相随。
伏枕谁堪问,酣歌闻尔为。
天清一叶下,日落万山悲。
年来海上已忘机,此日看山思欲飞。
为有清标兼二妙,况闻丽藻逼玄晖。
悬崖细草承仙佩,滚浪飞花湿羽衣。
锦石缤纷俨翠翘,神功天凿障秋潮。
云梯直下三千尺,铁缆斜牵五十条。
伏虎弯弓应错认,非熊垂钓可须招。
五岳曾随一鹤游,奇观今日此全收。
奔涛乍骇群龙斗,乘水翻疑积雪浮。
天外帆飞唯片叶,梦中人去已千秋。
沧溟万里自天开,云汉歌残此地来。
身隐漫劳浮海伴,民穷还仗济川才。
沙分凤野声含雨,浪起龙门势作雷。
官闲似与病相宜,朝谒俱无起独迟。
禁苑蝉声移物候,空山木叶报君知。
薄游丘壑何尝废,雅与琴书每自随。
野刹隐平皋,巍楼阚层城。
灵境谢氛埃,秋空散炎烝。
绿槐森萧萧,残蝉时一鸣。
风送初秋雨,潇潇入夜鸣。
井飘梧一叶,壶滴漏三声。
暑向帘栊退,凉从枕簟生。
竹径榔阴忆夜分,主翁扫榻细论文。
独怜碧水今黄土,只有寒山对夕曛。
沧海常连三伏雨,晴风不改四时云。
柳岸茅堂西郭东,芦花秋水月明中。
乘潮有客来初夜,坐石何人对晚风。
一笑维舟荷叶里,隔邻呼酒寺门通。
觉苑秋风落,谶筵法鼓传。
经声穷夜柝,幡影薄云天。
老厌樊笼役,思登彼岸先。
不谓人烟境,莲花涌陆离。
香风传径竹,落景碍修枝。
酒肆从他市,僧茶屡有施。
整履游濠上,惊看佛界新。
孤园秋自别,双岛鸟归频。
只道鱼堪乐,谁知虎亦驯。
梵宇瞻新构,西郊近倚城。
烟光连白水,云气接朱明。
买地金斯布,飞来锡有情。
萧萧落木下孤洲,叠叠穷山豁一州。
枫叶江浔帆影碎,梅花城郭笛声愁。
归耕游卒争刑马,垦废贫黎合买牛。
雾满失前蹊,长林鸟乱啼。
石危鸣濑急,峰峭断云低。
客久迷乡梦,星驰促晓鸡。
东来岱色入苍茫,望里烟岚接太行。
远浦平沙栖雁鹜,高原落日下牛羊。
庾公月底耽清兴,王粲楼头忆故乡。
碧海三山路几湾,秋风相引到人间。
听经亦解蹁跹舞,影落高梧月满关。
玄裳缟羽度云端,清唳时闻警露寒。
豆花棚底嫩凉生,间挈藜床坐晚晴。
新涨满陂群鸭戏,夕阳在树乱蝉鸣。
桑麻无恙家粗给,菱芡初尝酒细倾。
圣世德尚宽,民风日流伪。
忘兹浩荡泽,群酣转沉醉。
烟氛炽枭獍,狡猾方得志。
雨霁碧天清,暑退新凉足。
高卷风廊十二帘,烟袅茶刚熟。
翻阅白云篇,得意从头读。
黔山精舍好,相对有名僧。
道悟无生妙,禅参最上乘。
茶煎涧中水,香霭佛前镫。
金风初荐爽,流火伏阴来。
雨过泉声咽,山明树色开。
薜萝随绿水,杨柳拂苍苔。
露气收不起,山气袭衣凉。
背日松杉韵,含风草蕨香。
溪田抽早稻,路蝶觅秋粮。
有感夜孤坐,相思断复连。
独弹幽怨调,谁拂别离弦。
鹤警月中露,萤飞雨后天。
止酒连三月,因公始举杯。
诗严金谷罚,客半圣湖来。
六典蒐方乘,千秋话劫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