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客居敢求广,初意假一廛。
入门睇寒山,茂荫连飞轩。
纡回分崱屴,缥缈淩苍烟。
结宇数蜂间,泓渟一水湾。
谷风过午冷,原树入秋闲。
苔动璟鳞戏,花摇翠羽还。
柴桑昔载追游地,此日渊明酒兴豪。
松菊犹存三径老,琴书在御一堂高。
池窥晓月鱼龙窟,竹覆秋云翡翠巢。
秋深寒露候,地僻水云乡。
落日枫千树,残霞雁几行。
桂香清小院,蛩语近匡床。
自喜茅斋僻,经时草木深。
见人稀倒屣,抱膝或长吟。
疏雨喧庭雀,闲窗澄夕阴。
夙龄不事产,落魄怀英风。
抗志云霄外,绝恋蓬蒿中。
避世岂在远,汉廷聊见容。
灯火明篱落,开门手共携。
呼童催晚酌,索砚写新题。
芳景连寒食,浓春满大堤。
雨湿烟痕重,花藏暝色深。
放船忘远近,泊棹偶园林。
桑下曾三宿,桃源试再寻。
葺屋空林伴翠微,柴门无事柳依依。
隔年药物频宜日,近午茶烟欲上衣。
山郭岁时流水旧,野堂风雨到人稀。
蓟门公子息斋孙,畴昔相知礼数敦。
墨竹清风天下慕,玉堂遗史后人论。
衣冠到此如君少,禾黍依然别业存。
江郭侧径云一隈,石壁历乱悬莓苔。
水长初逢鸂鶒浴,烟消远辨辛夷开。
贤人无来孤象纬,俗物难遣空徘徊。
四野荒荒一径微,罩篷斜倚钓时矶。
林间返照悬宾馆,水上迦风动客衣。
越草吴花看渐得,瀛山闽海愿常违。
酒帘花市旷径过,幽事宁如老去何。
山近尉城春草绿,井连萧寺夕阳多。
国香空谷邀琴写,家食衡门带索歌。
寻幽讵敢踏芳园,踯躅苍苔认屐痕。
满地烟霞不近市,数行花柳自成村。
遥知暮雨人酣酒,况是春风客到门。
别业榕堤旧宅东,水松环岸水淙淙。
野花数落横塘侧,英石仍埋芳草中。
远浦帆摇榆荚雨,晚墟楼荡酒旗风。
云重泉仍急,阴浓池觉深。
闲禽知旧客,啼树悦初心。
钟度生山月,风过响竹林。
绣壁盘空下,春深花气寒。
琼瑶学岛屿,灵秀走冈峦。
赋向青山课,琴随流水弹。
翠竹疏花一径幽,新开莲社傍林丘。
有时钟磬声犹度,亭午云霞静欲流。
久坐顿忘龙树寂,玄谈何必虎溪游。
南斗临丹壑,西筠瞰紫氛。
虹垂青玉案,花落黑池云。
地迥鹤书下,天空鸾啸闻。
买断西邻水一湾,开门正对马鞍山。
半茅半瓦屋不漏,一咏一觞心自闲。
牧笛雨中春鸟散,钓丝风里暮潮还。
才酌东堂下,云生江外峰。
咽蝉催暮柳,残雨引疏钟。
夜色余归意,苔痕著客踪。
空台寂寞久,日日满残阳。
不见雨花迹,时闻丛桂香。
冈头望深竹,幽处有茅堂。
远市人声绝,几家双树西。
看花同蝶过,怯暑逐风栖。
景落庭空静,心孤鸦自啼。
花径石阑斜,落日千家城阙。
寒思春芜一片,露蒜山晴雪。
武功去后有高台,容我醉明月。
波影山光共一楼,西泠台榭亦清幽。
披图我有飘零感,孤负青山事客游。
沙堤曲曲柳阴凉,中有裴公绿野堂。
恰好声名传第五,新诗驴背满奚囊。
背郭轩窗面碧波,琴台书幌几经过。
能文事业穷司马,种树生涯老橐驼。
画舫风高帆影疾,绿阴春暖鸟声多。
炎火威仍旧。
青女还拖逗。
群葩零榭,帘垂清昼。
松树千株影千叠,石上松花纷可拾。
溪风入谷松声寒,独掩松关理清业。
幽人带露烘晚茶,稚子临阶扫残叶。
读书曾爱杜鹃楼,霜叶红时坐未休。
别后烟霞常入梦,重来松菊正逢秋。
欲寻老衲精蓝改,话到青山白发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