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老去尘怀痛洗煎,虚舟不系任回沿。


寸心若变有如日,万事不忧终在天。


莫为饥寒弃南亩,须知穮蓘有丰年。

水国穷冬犹未雪,木牙草色似春馀。


医教治嗽停朝饮,目为方眠废夜书。


众醉羞随人鼓舞,天知谁怕鬼揶揄。

欲携佳客燕高堂,园馆春风又作狂。


犹挟冰霜馀意气,未分桃李好风光。


青山无赖藏云岫,流水生波滟野塘。

客雁归何处,寒螀鸣不休。


兼之清夜永,副以长年愁。


家令有移带,中郎馀白头。

昵昵骈头语。
笑黄花、重阳去也,不成分数。
倾国容华随时换,依旧清歌妙舞。

江中春雨波浪肥,石上野花枝叶瘦。


枝低波高如有情,浪去枝留如力斗。


绿刺红房战袅时,吴娃越艳醺酣后。

白日午未倾,野火烧青昊。


蝇母识残腥,寒唇聚秋草。


海门不可测,练气白于捣。

里中上大人谁大。
人上大、仁难作。
八十六翁闲处坐。

长江水自光摇空,阳侯欲与风争雄。


涛头不受水犀弩,鲸波欲卷冯夷宫。


径须便入虎溪口,净洗平吞云梦胸。

三峰真奥区,陆海富佳实。


此物冠九州,未数梨与栗。


园丁力扶持,璀璨成妙质。

一冬不作寒,阳气殊泮涣。


昨夜病枕中,朔风惊耳观。


瑟缩朝怕起,高日照海岸。

漫漫平沙走白虹,瑶台失手玉杯空。


晴天摇动清江底,晚日浮沉急浪中。

凤凰山下隐君庐,水竹宽闲十亩馀。


稚子已能题砌叶,饮徒时许共畦蔬。


杜同谷怨长镵柄,马伏波思下泽车。

谁遣青天变漏天,人闲无复有平田。


女娲鍊石端何物,子产禜龙未必然。


死徙衔冤终不雪,生存忍饿更堪怜。

扁舟未觉出城难,访旧情知老畏寒。


七十五翁无□□,□楼聊且隔帘看。

今岁知何处,天刑亦惨哉。


潢池犹未静,洚水复为灾。


民叛非无说,官贪有自来。

黄梅三日雨,漏屋使人愁。


无饭不遑恤,有书犹欲修。


绵延蜂虿贼,震动犬牙州。

无官岂畏犯金科,饮量真能海纳河。


人老自于春色淡,花开最恨雨声多。


向来伴侣今都尽,乃后光阴复几何。

误著儒冠玷甲科,休官重到旧沙河。


未妨缓步微行好,犹恐傍观窃议多。


我辈相逢唯酒可,桃花如许奈春何。

茂林枯树总模糊,半月檐声乍有无。


天鼓北风神转王,地穷南海瘴全苏。


战鼙戍角夜烽火,旅棹征鞍朝道途。

郭西寺门双石头,水槛相对林塘幽。


白花过雨落松暝,黄鸟隔溪鸣麦秋。


衰朽虚蒙宣室问,淹迟实爱小山留。

浮踪到寺似投林,我与寒泉共一心。


坡老来如前日事,慈云闲作本山阴。


坚苍入骨嵌岩树,曲折沿流绕指琴。

绣段遮檐玉刻樽,扬州春色最先醺。


落花风起舞茵卷,秀岭烟生媚黛分。


酥面锦靴轻转雪,粉吭牙板细留云。

暖风吹雪。
洗尽碧阶今夜月。
试觅云英。

管弦合沓钟鼓喧,左炉右鼎腾香烟。
翩然被发乘云下,知公未遂神龙蟠。


凭阑东望大江去,旁通闽海百由延。

短檐铁马,和冰语敲阶,更少残叶。
鼠声渐起,芸编倦拥,酒怀添渴。
疏灯晕结。

杏花树底血犹红,一宿星痕雨洗空。


凤阙追班听帝诏,羽林坐甲卫皇宫。


天官占候徵玄象,国士精诚贯白虹。

圣主恩荣六赐筵,玉音躬听相臣宣。


史裁东观何殊汉,人在瀛洲总是仙。


御酒如春浮浩荡,宫花与雪斗婵娟。

万壑千岩照眼新,崎岖难尽百年身。


亲朋一意还家早,殽核他乡入馔贫。


陟险亦能添甲子,卫生何用守庚申。

久客频惊岁月驰,身宫磨蝎独难移。


那堪马齿加增日,刚及蚕丛试险时。


举酒翻疑三岛近,读书未恨十年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