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茶灶冷,溪鸟逐烟光。
瑟瑟波沉霞脚碎,轻轻色泛乳花香。


翠釜合先尝。

茶舍小,石径卧云斜。
斑驳苔生青嶂影,婆娑树老绿阴遮。


竹里看煎茶。

茶籯满,叶叶占先春。
翠霭撷齐双鬓冷,青丝笼就两枪新。


衣惹暗香尘。

茶笋别,罗岕胜乌程。
庙后结花垂绿脚,渚前分露种红英。


秀色带烟轻。

茶坞胜,阳羡郁层峦。
月峡涧流生雀舌,石岩雾晓出龙团。


仙掌片峰寒。

兰亭饮者徒,因物寓天理。


着眼静中观,坎止流行耳。

躞蹀水穷处,鸡犬非人间。


褰裳不用涉,迤逦逃秦山。

沿堤过竹所,履声惊龟鱼。


人生适意耳,何必驷马车。

策驴风雪中,东君献诗料。


花惊非故吾,聊复索花笑。

同此江湖心,有盟非知己。


我亦畏机人,莫入惊波里。

鼻祖旧游地,留得老桂香。


有能培植之,此香传诸郎。

造物无尽藏,散在林泉中。


结亭相周旋,人与万境空。

风来无市声,景物占深净。


鸥狎堂上翁,时来点天镜。

受用十三诗,不离方寸地。


门外自风波,行之以无事。

百丈崖悬立,一泓流绿漪。


品题无好语,摹写冷泉诗。

花边二小亭,双跨清渠上。


规模虽甚隘,幽僻良可赏。


幸依佳木阴,未羡大厦广。

架木浮水中,略彴通孤岛。


扶疏花影反,泼刺跳鱼小。


风月所得多,经营信云巧。

竹间构圆庵,所向自潇洒。


珍禽弄巧舌,宛是居山野。


默坐见真心,万缘尽虚假。

傍砌酾小渠,回环是流水。


石蜃吐珠涎,清响醒人耳。


风彻竹影碎,月皎波光起。

楩楠百尺馀,排列拱檐际。


畏日自成阴,隆冬宁灭翠。


虚旷得寂理,懒僻恣浓睡。

蜀地饶夜雨,轻阴多蔽天。


见月月无几,筑台邀婵娟。


高疑桂影近,俯视云幄连。

珍葩寄幽岛,正对孤轩植。


优柔自俯仰,红绿若组织。


春酣晴日曛,坐久浓香逼。

层构压池塘,不僭亦不偪。


影浮绿水静,寒凝雪山色。


抚槛接修竹,连檐引苍柏。

堂因水得名,方沼当其后。


漪澜荡榱桷,窗户挹花柳。


虫鱼不避人,鸥鹭若相友。

古木郁参天,苍苔下封路。


幽花无时歇,丑石终朝踞。


水竹散清润,烟云变晨暮。

辛苦学淘河,寻根不仗柯。


千虬蟠下土,尺玉浸清波。


自笑抽丝乱,从渠凿窍多。

有木出蛮乡,生居万仞冈。


凌烟图朽质,中水濯青裳。


细剥琼肌莹,香浮雕俎光。

种自涂林得,名随博望来。


半因霜虐重,多为雨淫开。


粒破冰生骨,房分珠带胎。

万株名古寺,近复说东阳。


翠树骈赪卵,烧空炯夜光。


果堪凉渴朔,叶复草颠张。

共祖青龙寺,分支金谷湄。


捣生澄水漆,摘熟剥霜皮。


半啄馀秋鸟,群偷缚夜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