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江左称岩桂,吴中说木犀。
水沈为骨郁金衣。
却恨疏梅恼我、得香迟。

柳眼风前动,梅心雪后寒。
年光浑似雾中看。
报答风光无处、可为欢。

我入三摩地,人疑小有天。
君王送老白云边。
不用丹青图画、上凌烟。

碧落飞明镜,晴烟幂远山。
扁舟夜下广陵滩。
照我白蘋红蓼、一杯残。

梁苑千花乱,隋堤一水长。
眼前风物总悲凉。
何况眉头心上、不相忘。

雨过林峦静,风回池阁凉。
窥人双燕语雕梁。
笑看小荷翻处、戏鸳鸯。

病著连三月,谁能慰老夫。
萧萧短发不胜梳。
风里支离欲倒、要人扶。

细细金丝柳,重重青黛山。
玉人楼上倚愁看。
移得浅颦深恨,上眉间。

结屋依苍树,开窗对碧山。
西湖不厌久长看。
玉勒钿车偏在、六桥间。

锦帐银灯影,纱窗玉漏声,迢迢永夜梦难成。
愁对小庭秋色,月空明。

月到中秋夜,还胜别夜圆。
高河瑟瑟转金盘。
三十六宫深处、卷帘看。

秋晚霜初肃,江寒雾未收。
西风吹老白蘋洲。
长笛一声、谁在水边楼。

翠菊娇秋色,金蓉衬晚霞。
倦来无力倚红纱。
恨杀孤鸿一点、叫天涯。

尾犯桃花水,江南好燕归。
芳草恨春迟。
东风齐着力,惜分飞。

片片云藏雨,重重雾隐山。
可怜新月似眉弯。
今夜断肠凝望、小楼寒。

心下悬悬地,侬家好好儿。
相怜相惜许多时。
岂料一朝轻拆、便轻离。

生世逢端午,齐头五十番。
一番须作一般看。
又听竞船箫鼓、沸江干。

爱日烘晴昼,轻寒护晓霜。
小春庭院绕天香。
仙风珊珊来自、五云乡。

系缆招清籁,披襟坐夕阳。
菱歜袅袅出渔庄。
犹认西园明月夜飞觞。

髀肉英雄感,盐车壮士悲。
老来矍铄强支持。
恰似知章沉醉眼花时。

碧玉教歌舞,黄金买艳妆。
笑他袍笏学登场。
毕竟柳腰莲步太轻扬。

波静明如染,山光翠欲流。
晚来乘兴上章楼。
楼外谁歌新唱,知有黄州。

小雨疏疏过,长江滚滚流。
落霞残照晚明楼。
又是一番重午,身寄南州。

彩缕牵肠断,明珠暗滴圆。
从头颗颗手亲穿。
寄与仙乡同结、此生缘。

巾染乌烟碧,衣拖晓露鲜。
盈盈风骨小神仙。
特地勾牵处士、梦巫山。

笛喷风前曲,歌翻意外声。
年来老子厌风情。
可是于君一见、眼双明。

露宠妆成态,风扶醉里身。
谩劳驿使走征尘。
岭外陇头何处、不知春。

芳阡藉文毂,垂杨绾鸣珂。


使君且勿发,听我安南歌。


安南古夷隩,岭屿蔚陂坨。

远山愁黛碧,横波慢脸明,腻香红玉茜罗轻。
深院晚堂人静,理银筝。


鬓动行云影,裙遮点屐声,娇羞爱问曲中名。

惹恨还添恨,牵肠即断肠,凝情不语一枝芳。
独映画帘闲立,绣衣香。


暗想为云女,应怜傅粉郎,晚来轻步出闺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