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自读西征赋,时推西晋才。


忽传中散驾,云自谼中来。


文岂净而浅,人仍美且䰄。

鸡鸣山翠郁嵯峨,得一龙门便已多。


平子两都仍赋草,曲江千载更贤科。


春风拂坐堪余主,秋水浮槎柰尔何。

白门喧鹊胜啼乌,客有张卿美且都。


早日罗浮占紫气,尔时南海至明珠。


应徐欲尽吾真老,籍湜能来意未孤。

桥门经术冠诸生,艺苑风流更大名。


但使茅家容季伟,不妨韦氏挺玄成。


芙蓉榜下看云色,桃叶渡头歌月明。

念尔芳兰秀,能令一坐清。


毫端宁下驷,眼底误兼城。


狱剑偶然郁,台金元不轻。

太学今贤薮,金陵古帝畿。


何人堪绛帐,有巷可乌衣。


徙箸防炊玉,携家为断机。

才子担簦指旧京,垂杨系马听新莺。


隔江山入长干寺,带雨潮添建业城。


绛帐传经秦博士,布衣游侠鲁诸生。

圣人临雍思南国,思得司成司礼乐。


谓君德化犹在人,君之南行当不薄。


亲承诏旨出明庭,春明门外春花生。

忆昔与君尸璧水,东厢南厢只尺耳。


嗟予有行君不疑,德业相成同一致。


琴溪溪上风泠泠,君归予南旋北征。

昔忝司成席,亦作南雍游。


壁水汇门清,钟山翠空浮。


观光多英才,函丈交问酬。

怅望三茅峰,公程妨迂陆。


令我归璧水,夜夜梦句曲。

游子涉江去,采采南涧芹。


采之欲何为,岁暮寄怀人。


怀人自不远,岁暮行当返。

画船箫鼓发江浔,犹为离鸿一抱琴。


彩日燕吴双凤下,青云南北二龙吟。


辉皇棣萼联高阙,烂漫荆花簇上林。

玉洲胜绝天下无,皎如秋月悬冰壶。


连城岂为索高价,千顷直欲吞江湖。


几年东海抱绝艺,迩来长安称钜儒。

槐风麦雨飐新波,三月楼船放玉河。


南极星辰迎佩近,旧京桃李在门多。


云开钟阜围青锦,天静玄湖湛碧罗。

南北翱翔忽离群,绳愆供职莫辞勤。


毫厘总向机牙别,邪正终缘义利分。


有意栽花争出手,忘情折柳更看云。

南望钟峰促晓旌,凉飙祛暑露初零。


君才自是万人敌,鹗荐固应先著名。


湖海放舟波浪阔,筌蹄过目羽毛轻。

都门晓霭,做渭城朝雨,赠人行色。
长剑横秋天地小,匹马临风跑立。
布袖天香,锦囊诗句,壮观京华客。

束书携剑去匆匆,此日真成点额龙。


天意不孤清苦士,世间宁有辍耕农。


春回南国鸿飞急,云满西郊雨气浓。

歙州先达重怡庵,喜见诸孙庆泽覃。


秋榜已传三试捷,夜窗何负一经酣。


会应得意骖龙左,暂许归心逐雁南。

禁柳青青入望馀,暖风吹雨湿征裾。


北来终奏长杨赋,南去还携小戴书。


驿路帆樯春水足,桥门灯火夜窗虚。

潞河烟柳送扁舟,献赋长安不可留。


尚有鱼文装匕首,已知鸾镜问刀头。


雪为淮上仙人酒,锦似江东醉客裘。

槐市传经去,东归不可留。


绣襦明月佩,金埒少年游。


海燕迎乡路,江花照客舟。

两袖翩翩拂舜风,又辞丹陛向南雍。


六经未了三年债,灯火还加五夜功。


脚板昔曾期路远,眼头今已觉天空。

衣冠江左集群英,南浦仙槎壮远行。


作吏风尘归上国,得师文学擅西京。


菁莪载育周多士,礼乐宁惭鲁两生。

剑岭西南不断青,七峰罗立凤冈横。


弦歌里俗夸新尹,江海奇珍见此生。


远信恰随春雁至,归心先逐暮云征。

陋巷频烦枉刺笺,入门风格故翩然。


云衢继美看诸父,璧水蜚英及壮年。


师友尽观南国士,平安时报上江船。

淮南春翠蔼,幽谷何窈窕。
文章焕国华,风雅矜清妙。
花砖拂瑞烟,梧掖红庭燎。
南国仪刑存大雅,及门犹是旧诸生。
春风桃李凝芳露,璧水鱼龙浴晓晴。
五夜台光横斗极,四时佳气绕江城。
瀛洲旧作登龙客,东观叨从班马行。
万里风云常展足,百年日月总关情。
雨馀江送春帆远,岸上花添昼锦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