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豚栅鸡栖一亩宫,呼来儿女脱青红。


怜他未惯蓬茅宅,笑我原来田舍翁。


麈尾可挥非祖物,菜根须咬趁童蒙。

柴扉近俯绿杨湾,回首风尘此倦还。


老境逼来将白发,宦途尽处是青山。


署门客散无投刺,退院僧高自掩关。

长簟迎风早,空城澹月华。


星河秋一雁,砧杵夜千家。


节候看应晚,心期卧已赊。

共列中台贵,能齐物外心。


回车青阁晚,解带碧茸深。


寒水分畦入,晴花度竹寻。

梨雪东城又回春。
风物属闲身。
不堪禁酒,百重堆按,满马京尘。

病懒空怜负壮图,盛年齿发已凋疏。


栖迟辕下如老骥,展转书间似蠹鱼。


瞑目自持存息法,闭门重广绝交书。

小艇轻舆野兴长,涧芹山蕨入奁香。


雨销蝶粉何郎瘦,日醉蜂脾小杜狂。


科斗水肥春浸谷,杜鹃花发晓剶桑。

社公雨过稻花香,过了中秋早晚凉。


正是故园新酒熟,橙脐微绿蟹脐黄。

春苦无多已绿阴,重来泉石快幽寻。


碧桃一院无人到,独自闻莺独自吟。

华胥槐国梦中名,钟鼎山林孰重轻。


争似东皋新雨足,短秧微月听蛙声。

篱豆垂花陇麦齐,炊红篘绿小春时。


田家处处丰年乐,画出豳风七月诗。

络纬声声织夜愁,酸风吹雨水边楼。


堤杨脆尽黄金线,城里人家未觉秋。

野步足幽事,行行柳港边。


鼓声何处碓,帆影隔溪船。


节序多风雨,莺花动岁年。

砚冰呵墨印开封,独坐高檐落叶中。


筹唱有声催短日,氅披无力御长风。


羸骖向晚还思秣,老鹤惊寒欲唳空。

长安五月霖雨多,六月更急如翻河。


通宵到晚不得寐,茅屋欲破愁嵯峨。


揽衣当户未能出,却坐蓬窗听疏密。

远归从此别,亲爱失天涯。


去国频回首,方秋不在家。


鸣蛩闻塞路,冷雁背龙沙。

伶伦窥管夜飞灰,万紫千红暗剪裁。


微雨绩天烟织雪,寒风簸水月筛梅。


寿鸠索妇花前笑,鳏燕呼雏柳外哀。

畏事成闲厌出遨,故人不见如曹逃。


一寒一暑便衰老,如梦如幻无坚牢。


客游滚滚漫南北,往事悠悠增郁陶。

新旧音书寂不来,略无一事可萦怀。


春风寂寞花侵路,野寺荒凉草上阶。


剩欲出门留客坐,不妨扶杖看僧斋。

十年不调张廷尉,一字拔人山巨源。


万事重寻已陈迹,此公相对可忘言。


故人久已音书绝,古寺终嫌市井喧。

倦飞无路且投闲,沧海人来第几湾!


真觉壶中留日月,犹疑画里对江山。


飘流蜑户还相笑,偃蹇柴门长自关。

壶天乍可一枝安,歧路危机转自叹。


骇浪扁舟轻似叶,重围匹马跳如丸。


创深已信伤弓数,痛定应愁卷土难。

十载冰霜誓枕戈,岂应歧路转风波?


和戎魏绛终当谬,结客燕丹恐亦讹!


剖竹已非秦郡县,分茅可是汉山河?


孤臣独有干将在,紫气青雯自不磨。

谁提玄钺向燕云,姓氏江南草木闻。


已指黄龙麾战士,何劳青雀拥回军!


两河父老犹挥涕,六诏乾坤正策勋。

久矣浮萍寄此身,倦游何意转风尘?


即看蓬鬓难逢世,况到灰心懒应人。


一旅尚堪扶共主,百年谁肯盐孤臣?


也拚海岸投簪去,自有桐江足钓缗。

把钓丝随浪远,采莲衣染香浓。


绿倒红飘欲尽,风斜雨细相逢。

声利从来解破除,秋滩唯忆下桐庐。


鸬鹚阵合残阳少,蜻蛚吟高冷雨疏。


辩伏南华论指指,才非玄晏借书书。

帆楫衣裳尽钓徒,往来踪迹遍三吴。


闲中展卷兴亡小,醉后题诗点画粗。


松岛伴谭多道气,竹窗孤梦岂良图。

心似孤云任所之,世尘中更有谁知。


愁寻冷落惊双鬓,病得清凉减四支。


怀旧药溪终独往,宿枯杉寺已频期。

平波落月吟闲景,暗幌浮烟思起人。


清露晓垂花谢半,远风微动蕙抽新。


城荒上处樵童小,石藓分来宿鹭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