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预期好月忽生云,负尽人间至夜分。


得水蛙凫声顿歇,乱柯眠鸟独呼群。

烟树空蒙望眼迷,路程南北又东西。


雨晴麦陇翻飞雉,春暖花村乐早犁。


天阔常嫌苍海窄,山高惯见白云低。

山山树树何皎皎,四顾人天一色清。


只有乌鸦瞒不得,枝头数点最分明。

双飞燕子舞林塘,漫卷湘帘入画堂。


剩有看花春兴在,海棠吐艳欲生香。

晓来晴日展芳晖,村巷迢遥庶草肥。


觅垒鷾儿初过社,抱丝蟢子易成飞。


行过山店招红友,好向江楼坐翠微。

天然位置一诗寮,此景从来未易描。


芳草平阶无用剪,好山入户不须招。


新添门外一渠水,旧种窗阴百本蕉。

一瞥沧桑十八年,延陵斋馆已云烟!


尚馀青草数弓地,况是黄花九月天!


博雅参观方物贵,清高亲炙主人贤。

晓暾初射纱窗里,美人中酒朝慵起。
拥被恣酣眠,金钗坠枕边。


海棠春欲睡,况是前宵醉。

此景中原得未曾,楼台处处两三层。


沿江无数垂杨绿,一树垂杨一盏灯。

一雨消残暑,金风起树端。
草根蛩唧唧,天末露漙漙。
地僻人偏逸,心清梦亦安。
夜夜惊魂入梦频。
惊心烽火满江城。
如今风雨西窗下,怕听芭蕉点滴声。
风日江村好,绕屋有梅花。
闲来倚阁高望、山尽吐平沙。
千尺乔松盘屈,三径柴门静掩,人道是仙家。
杏苑骄珠勒,仙露赐金茎。
紫骝并辔来往、意气压西京。
朝罢委蛇退食,拟献上林词赋,深窅玉堂清。
螺黛凝烟髻,鸭绿腻春塘。
相逢恰是丽景、横笛嘹清商。
素质休教粉污,自有天然标格。
五月黄梅雨,莺啭苎衫天。
西园恰有新曲、雁柱泻珠圆。
初似奔泉决溜,又似小窗儿女,银甲蹙鹍弦。
伍子塘如练,帆影没晴空。
使君旧筑高阁、上接落霞红。
阒寂柳洲亭子,时听渔舟唉乃,月出叫征鸿。
简僻辞城市,努力到东皋。
尘喧不敢入耳、风日静衡茅。
傍屋新蒸红柿,贴岸交垂青楝,暖旭上林梢。
春寒连日阴,云浓低欲坠。
昨夜纸窗鸣,凉气入梦寐。
晓起舒望眼,雪花飘如繸。
尘外黄金贱,尊中白发微。
昔贤多遁世,老我巳忘机。
明月如堪约,白云何日归。
宦业全无着,羁怀日更加。
有书消白昼,无句咏青霞。
雅调弦流水,悲歌剑拂花。
落日扁舟远,微凉生葛袍。
沙添新涨浅,帆倚夕阳高。
世故看谁是,风期不易消。
栖鸦点点如残叶,林容寂寂天疑雪。
烟外晓钟疏,山寒僧梦孤。
西风吹短策,酒束诗肠窄。
大肚山前大海西,嵚崎道路古来迷。
缘堤一带相思树,日为行人送马蹄。
竹园稻屋自成家,破晓儿童踏水车。
万绿丛中红一片,隔篱几树刺桐花。
过尽山庄与野桥,新秧万顷绿齐腰。
南楼几日萧萧雨,又长东郊一尺苗。
乐耕门外草如茵,绕岸花开白似银。
如此风光真乐土,不须更觅武陵津。
燕舞鸠啼日欲斜,郡庭浑似野人家。
残书半掩开帘坐,风卷蓬花似柳花。
风光荡郊原,流水绕城郭。
日晴云半收,春老花欲落。
前村三两家,烟火东西各。
大山独立如玉琢,小山斗立如人搏。
泉冲洞窍窈以通,石缀云崖危不落。
野芳隐映东风浮,树林远近春云薄。
前日初来游,雪后春尚早。
兹辰逢上巳,春景十分好。
溪湾随地转,山巧由天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