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十载天南此谪居,鸳湖归兴近何如。


官衙喜傍红梅驿,春野堪陪白鹿车。


自昔仙人多守令,未应吾道在樵渔。

仗剑出门去,高堂悲不胜。


婴母既知废,陵母亦知兴。


送子涉淇河,倚闾泪沾膺。

丈夫志经营,岂曰生不辰。


依人七尺贱,隐忍成埃尘。


亲寿如过隙,欲去还逡巡。

寡过期中岁,人人亦可师。


君行苦离索,怅望复来时。

且喜台关上,梅花不笑人。


摩娑古松树,十见老龙鳞。

频年赴京阙,讵念使臣劳。


万里持甘毳,亲年日已高。

水声何潺湲,似与梦魂语。


愁君一片帆,明夕宿何处。

双桨逆风潮,心飞不觉遥。


送君无一语,呜咽是南朝。

花摇知白鹭,水落见红螺。


一片萧疏雨,声先到芰荷。

云边风路小,雨外日光微。


最惜横江石,无人作钓矶。

海日忽沉沉,云含雨气阴。


通天一道水,吹作瀑花侵。

白鹭下沮洳,无心亦在鱼。


怜君最孤洁,生长水芙蕖。

乐圣杯休放,秋花正满檐。


未曾惭柳下,似不愧陶潜。


五十能知命,升沉更不占。

故人越石父,已有解骖人。


自此多知己,相依况老亲。


挂帆珠海月,驱马蓟门尘。

青莲诗俊逸,总是学参军。


六代复谁好,风流今在君。


林泉多白日,轩冕一浮云。

知君宦游倦,归卧忆青溪。


他日陶公柳,参差烟水西。


篱边有黄菊,门外即丹梯。

生长众香林,薰衣乏水沉。


得君为越客,相赠比南金。


待取铜垆器,还张绿绮琴。

一片端溪出,人同白玉看。


承君一追琢,遂得作珠盘。


气以香炉暖,光含素镜寒。

几载为闲吏,何曾可代农。


君前多袒裼,柳下不须恭。

登车君莫望,故绛柳条春。


蒲泽逢胡雁,桃源见晋人。


佐军髯尚短,掷地思还新。

重禄轻身日,清资近故乡。


因知送君后,转自惜年芳。


远水分林影,层峰起鸟行。

王孙游不遇,况我五湖人。


野店难投宿,渔家独问津。


岭分中夜月,江隔两乡春。

去年花里劳相访,今日花开始遇君。


诗笔千秋官八品,果然俊逸属参军。

一官留滞凤凰城,十载能诗旧有名。


江上新词传唱遍,晓风残月柳耆卿。

北狩当年事忍闻,至今惆怅靖南军。


可怜血战残衣在,板子矶头几片云。

王事驱驰又入燕,一杯昌独当离筵。


金输少府逾千镒,官守参军及九年。


渡海旌旗留乐浪,薰天宫殿失甘泉。

小池风雨故人逢,酿得春寒酒盏空。


忽漫一官辞阙下,暂随诸将入云中。


斜阳刍秣驱胡马,终岁金缯出汉宫。

浙水两岐非异土,天涯万里又同官。


吴江莼菜皆成梦,庾岭梅花且共看。


立望星河秋耿耿,醉闻钟鼓夜漫漫。

好住好住王司户,珍重珍重李参军。


一东一西如别鹤,一南一北似浮云。


月照疏林千片影,风吹寒水万里纹。

忆昨青襟醉里分,酒醒回首怆离群。


舟移极浦城初掩,山束长江日早曛。


客来有恨空思德,别后谁人更议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