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苍茫云气百花潭,总为灵光下郁蓝。


般若向来传自在,圆通浑欲问瞿昙。


须弥界似移金竺,兜率天疑近太函。

方丈庄严辟草莱,天龙八部俨徘徊。


函关是日真人过,竺国当年大士来。


千室笙铙临宝地,十方璎珞施瑶台。

小径移红药,闲亭闭绿萝。


神飞天姥梦,兴逐雪儿歌。


冶色矜眉黛,流光惜鬓皤。

怜君随汉将,策马度燕台。


六郡风沙合,三边雨雪催。


边笳秋色远,羌笛夜声哀。

下马柴门日已曛,灯前悲喜话同群。


空江岁晚无来客,远道情深独见君。


瓦瓮细倾山郭酒,藜床闲卧石堂云。

一官厕朝籍,出入承明墀。


十年卧林巷,恍若与时违。


当时同升侣,往往列金绯。

此夜孤灯共草堂,明朝双屐度潇湘。


亦知心迹无南北,未道相违是两乡。

吐气韶华里,关心晓哢边。


鹧鸪天性在,杜宇世情然。


怒笋和泥煮,殷花蘸乳煎。

血气危频复,头颅老数奇。


家如缘角鼠,身是脱筒龟。


草树春离列,云山晚蔽亏。

岩花半识玄晖面,溪声细和谪仙诗。


行云流水自今古,渔叟樵童了不知。

浊流不受美女鉴,丑石乃似顽夫形。


行尽溪山千百里,只宜此地结茅亭。

人说桃源是隐民,神仙幻景即非真。


如何谷口渔舟路,不许人间再问津。

不自柴桑记里来,似传晨肇入天台。


世间多少荒唐事,何独神仙有是哉。

弱柳千章锁凤楼,春风送客不胜愁。


杜门重忆十年病,束发谁先天下忧。


消尽壮心吾自老,惊看歧路子何求。

何处邀君话别情,寒山木落月华清。


莫愁今夜无诗思,已听秋猿第一声。

欲折杨枝别恨生,一重枝上一啼莺。


乱山重叠云相掩,君向乱山何处行。

远别悠悠白发新,江潭何处是通津。


潮声偏惧初来客,海味唯甘久住人。


漠漠烟光前浦晚,青青草色定山春。

云作交游山作宾,道心为主自安贫。


柴门无钥见同物,竹帛有名终累人。


绿水一潭澄静性,青山万叠裹闲身。

无一能攀古圣贤,仅能澄净一腔天。


新于梅畔见无极,久向心中阅逝川。


文畅惠勤同锡饭,东园角里共衾眠。

儿童恨芳草,不识春长在。


箪瓢日晏如,焉知颜乐改。


黄鹤雅入听,鶗鴂亦可罪。

水暖春申浦,第一是、木笔初开。
东风又到,海棠坊巷,婴武楼台。
小园三四处,银塘外,香车转尽轻雷。

不傍江烟访所思,更应无处展愁眉。


数杯竹阁花残酒,一局松窗日午棋。


多病却疑天与便,自愚潜喜众相欺。

松桂寒多众木分,轻浮如叶自纷纭。


韶咸古曲教谁爱,山水清音喜独闻。


上国共知传大宝,旧交宁复在青云。

兰摧菊暗不胜秋,倚著高楼思莫收。


六代风光无问处,九条烟水但凝愁。


谁能百岁长闲去,只个孤帆岂自由。

揣情摩意已无功,只把篇章助国风。


宋玉谩夸云雨会,谢连宁许梦魂通。


愁成旅鬓千丝乱,吟得寒缸短焰终。

任说天长海影沈,友朋情比未为深。


唯应乐处无虚日,大半危时得道心。


命达夭殇同白首,价高砖瓦即黄金。

麻衣未识帝城尘,四十为儒是病身。


有恨不关衔国耻,无愁直为倚家贫。


齐轻东海二高士,汉重商山四老人。

还淳反朴已难期,依德依仁敢暂违。


寡欲自应刚正立,无私翻觉友朋稀。


旄头影莫侵黄道,傅说星终近紫微。

已向丘门老此躯,可堪空作小人儒。


吟中景象千般有,书外囊装一物无。


润屋必能知早散,辉山应是不轻沽。

闲吟闲坐道相应,远想南华亦自矜。


抛掷家乡轻似梦,寻常心地冷于僧。


和羹使用非胥靡,忆鲙言词小季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