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九拒危城下,萧条送尔归。


寒风吹画角,暮雪犯征衣。


道里犹成间,亲朋重与违。

黑眉玄发尚依然,紫绶金章五十年。


三入凤池操国柄,八分龙节付兵权。


东周城阙中天外,西蜀楼台落日边。

故乡天际欲归难,举足风涛驻足看。


迹寄萍蓬成土偶,心驰云树阻门阑。


尘缘鬈鬓霜宁染,日晒花塼泪未干。

秋高霜露繁,木落雁南迁。


南鹏幸相遇,息养待时骞。


江东送司空,飞盖如云烟。

谁能笔底生春,老眼触处皆仁。


生意可留此看,无然咬尽菜根。

宦海挂孤帆,曾联石湖舟。


石湖今到岸,而我犹中流。


五里闻覆载,十里惊石尤。

宵征林路黑,七圣亦迷踪。


仆夫随老马,即与吾知同。


大智沛闻见,可以达天聪。

恭命历形胜,因兹恣玄览。


仲冬草木落,山色逾古淡。


似我无情游,不爱春芳艳。

平生子魏子,称道十年前。


夙闻艰贞节,兼知文武贤。


倾盖金陵下,初赋缁衣篇。

鲁有柳下圣,士师亦三黜。


直道古难容,焉往而不屈。


送君江水东,正是开笼日。

君来钟山秀,君去衡山高。


问山何以高,为有人之豪。


山高得撑天,炼石可补地。

寿公以长生,煌煌两生祠。
生生之谓寿,父母多仁慈。


湖南与江北,处处遗去思。

东泉先生吾低头,去岁倾盖公生秋。


造父轻车仍熟路,庖丁芒釰不全牛。


早将文苑开闽桂,每见先声遁虏酋。

子能干父父恭君,圣谕江湖亦远闻。


忠孝一门须刻骨,老夫题箑播清芬。

同考分经听鹿鸣,廿年今日话平生。


看花信宿能无恙,屈指存亡正感情。


玉液封云泉溜细,金山过雨月华明。

上略在安边,吴钩结束鲜。


三公临右地,七萃拥中坚。


旧垒销烽火,新营辨井泉。

一德承昌运,三公翊至尊。


云龙谐理代,鱼水见深恩。


别墅池塘晓,晴郊草木蕃。

河堤使者大司空,兼领中丞节制同。


转饷千年军国壮,朝宗万里帝图雄。


春流无恙桃花水,秋色依然瓠子宫。

宇宙钟名世,山川诞哲人。


祥光回八极,紫气动三辰。


晚节忧时念,当年报主身。

宝箓琼函焕赤文,支祈摧伏奏元勋。


旌旗泰岱瞻红日,节钺琅琊驻彩云。


搜粟漫劳横海校,飞刍何待伏波军。

玉匣双龙挂斗躔,金堤千鹢度楼船。


褰帷大吏群趋日,缓带中丞独坐年。


碧汉云霞高凤羽,黄河冰雪净蛟涎。

突兀高牙驻海湄,峨㞹大舰接淮沂。


千山凿就鱼龙囿,百水输成雁鹜池。


赤日燃灯穷魍魉,碧天横锁镇支祈。

玄圭曾告万年功,归去堂开绿野中。


圣主自尊前尚父,蕃人来问大司空。


吟边驾引新调鹤,卧里车悬旧赐熊。

万峰晴护草堂宽,帝许司空暂挂冠。


两鬓自悬沧海白,寸心犹傍紫宸丹。


垂天翼驻风云绕,挟日鳞藏洞壑寒。

何限飞霜易水头,木兰舟楫暂夷犹。


四愁是处羁平子,八咏当年擅隐侯。


羽扇论兵朝北塞,胡床携客夜南楼。

津亭黄叶正纷纷,不断秋声马上闻。


客子衣装鸿雁队,元戎旗帜鹳鹅军。


携归海峤犹春雪,望入河梁几暮云。

华发归来卧洛京,三山晴望紫霞平。


遥传大陆思神禹,不见孤峰下广成。


日冷金縢犹泰畤,春回玉树已承明。

何来星斗色,永昼驻干将。


意气高元直,声华擅伟长。


新宫营北极,故郡忆南昌。

君不见黄河之水来昆仑,浊流万里经龙门。
环嵩绝华不少息,吞吐日月排乾坤。


天吴扬澜九河溢,大泽龙蛇起原隰。

彩笔翩翩骤过从,居然文藻挹芙蓉。


门留廷尉甘罗雀,剑授司空欲化龙。


谒帝明光春浩渺,论交平乐暮从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