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环堵幽居只自宽,披襟何意奉清驩。


风流共听尚书履,意气真弹贡禹冠。


竹叶且拚良夜醉,黄花堪对晚秋寒。

本祖贼为媒,聊同汉报仇。


机深螳后雀,祸隐马中牛。


夷甫毋专罪,江生足远猷。

朔风破沧溟,白浪无馀地。


可怜甘棠树,乃尔能蔽芾。


借问谁所遗,马公古能吏。

河洲花艳爚,庭树光彩茜。


白云天台山,可思不可见。

一自梁园失意回,无人知有掞天才。


汉宫不锁陈皇后,谁肯量金买赋来。

坎止流行总付天,功名何用苦忧煎。


樽中有酒宜欢饮,世上无人再少年。


六国竟销苏子印,万金空铸邓通钱。

京国交游直到今,老来分手欲沾襟。


百年豪杰符公论,千古峨洋有赏音。


山色直随归旆远,海波难比别情深。

自谓偃长虹,人疑伏卧龙。


水钟淮海秀,山据石城雄。


驷马何年度,星槎此路通。

司马登廷昼接三,闲情及我我何堪。


梅花陇外嫌疏阔,萱草堂前愧旨甘。


望日直从双阙下,观风曾到两峰南。

新诗闲向竹间书,司马题缄问索居。


晚渚爱看鸥立处,寒空愁听雁来馀。


客须报简呼毛颖,僧促供茶扣木鱼。

参赞堂高倚碧天,旧章新贺又今年。


野情不问山深浅,春色争看雨后前。


梅柳云霞俱物候,江湖廊庙各诗篇。

烛照高斋坐论文,十回侍侧九乔君。


讣传两地恸复恸,声隔九原闻不闻。


南国江山愁夜雨,西涯水月梦秋云。

万里人来不寄书,简传口语独相于。


旧堂新构风烟后,远岭孤松雨雪初。


两字平安身仅免,百年衰病志终虚。

三字堂名万里来,旧堂名扁已成灰。


故人远意真如谶,乙夜融风不是灾。


活水源头仍里第,德星悬处自书台。

司马西归塞雾深,近来才得便风音。


数千里外停云思,三十年馀伐木心。


寤寐不忘天咫尺,经纶未了岁侵寻。

公去还于国有禆,清风满路出郊迟。


乾坤直道春秋在,臣子孤忠庙社知。


一夕笑谈真不偶,百年行止复何疑。

钟山西引一峰高,云磴盘纡步不劳。


画里楼台复钟鼓,望中城市有林皋。


江流入海初奔放,世路怀人更郁陶。

观音阁下江水深,阁上丹崖知几寻。


安能羽翼一飞上,独凭阑干时放吟。


鸟去却留云栈影,潮来还起石钟音。

梅花不见见清痕,何处还堪索笑言。


云影逗风俱澹荡,波声流月自潺湲。


湖山韵绝弦长断,洛浦香销佩独存。

太行云远独怀人,近古风流大耋身。


一代典刑千百世,两朝平格二三臣。


梦回曹省灯无影,诗到山林笔有神。

柱史传来洪洞语,病夫心事有公知。


东曹疏笔还谁执,西野吟筇也自支。


千里寒暄音似玉,百年忧乐鬓如丝。

曾闻缓带高谈日,黄石兵筹在握奇。


回纥传呼惟郭令,召公受策自淮夷。


追锋北向趋三事,露布东征宠六师。

当湖硕大几人同,李白虽狂识令公。


草疏三朝心尚赤,珥貂八座数方隆。


孝陵襟带江山里,浙水勋名指顾中。

停云回首意如何,杨子江头一棹过。


老去多情怜水石,闲来开眼看风波。


门墙旧侣雕应尽,灯火通宵话转多。

忆别京华三十春,自惭名利久埋尘。


闲寻旧雨论芳谱,曾赋清风识故人。


别驾有才今画诺,边州无事即经纶。

堪爱前贤邵夫子,光风霁月意温醇。


图书自乐先天老,物我同游大地春。


机任鸢鱼忘岁暮,时偕花鸟露天真。

拈到屠苏不占先,赏心乐事转堪怜。


谁知白发称难老,未必青春定少年。


洛下花开真率会,香山酒热艳阳天。

生平阅历几经春,晚年逢春不厌频。


岁月浑忘将老去,莺花倍觉与人亲。


蹉跎且莫回头数,欸洽还同觌面新。

横行南北拥雄师,何事流连种柳时。


千载可人王处仲,平生抱愧慕容垂。


功存晋室终遗臭,音似司空但恨雌。

抵死相争太扰攘,凫胫非短鹤非长。


空将三尺区区法,较量前王与后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