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一年寒暑又逡巡,惭愧无才却奉宸。


星凤北来初识面,松楸南望独伤神。


同朝谩托衣冠后,邻县遥闻道里均。

肃肃前驺拥徼巡,煌煌宪节下严宸。


威风早已摧山岳,衷赤何须誓鬼神。


一道冤声应尽雪,七州民力待重均。

旗亭白日酒三巡,送客乘轺下紫宸。


阙下有名思铁汉,江南无地著钱神。


月随方寸光华满,霜与平生节操均。

谁从元夕启离筵,同榜交游自往年。


握手谩论川外事,回灯重和郢中篇。


情贪坐久销香篆,心怨离多涸酒泉。

远别情随夜漏深,骊驹歌罢似难禁。


故人药石能投我,何处疮痍最苦心。


入蜀杜陵诗益壮,赋梁枚乘病多侵。

文翁佳政见重施,闻说怀贤更有祠。


锦里好山题欲遍,玉堂高韵押偏迟。


金兰气味忘宾主,冰雪襟怀迈等夷。

金炉银烛共灯宵,佳会宁烦折简招。


酒泼冻醅春尚浅,星随寒漏夜方遥。


十年萍海虽多事,万里云山会一朝。

月明风静主心欢,春溢宫壶夜不寒。


深巷烛光星共烂,小庭尘净雪初残。


帝城已纵金吾令,客子羞歌蜀道难。

宴罢琼林十九春,东西南北故情新。


玉堂雅集今如昨,皂盖清风独胜人。


剪烛肯孤良夜赏,赓歌直遣壮怀伸。

久别相逢似梦中,曲江年少最英雄。


流光荏苒将头白,朋酒逡巡未颊红。


地隔南川时望斗,气凌七泽拟嘘虹。

去住相看作上元,交情不改旧词垣。


金莲影动笙歌沸,紫陌尘空车马喧。


樽酒流连忘夜永,衣裘疏散觉春暄。

六年两觐一尊同,簪盍今看笑语中。


盈缺共怜天上月,分飞翻恨雪边风。


雷陈胶漆心长在,李杜文章思不穷。

浮生聚散若飞蓬,驿舍那知此会同。


可是故人非白眼,独劳前路驻青骢。


云回峻岭朝含日,霜入疏林夜战风。

徂徕家学未应芜,喜奉新恩向蜀都。


黉舍威声思按察,玉堂丰采重司徒。


行台晓月诸生试,比屋春风五教敷。

周郎既老曲不顾,自作吴音歌白苎。


二三名胜能知音,伧翁得之嗟已暮。


玩之在手一载读,愈见佳处心愈妒。

风棱索索许子伯,轺车督邮声赫赫。


裔孙德似官亦同,独乘瑞雾开羽翮。


金陵城里春色多,疑是六朝旧金碧。

客路秋深又送迎,狂歌烂饮慰飘零。


风前数发茎茎白,马上看山段段青。


古穴无丹生洞气,高林有鹤避潮腥。

昔日相逢面如雪,今日相逢面如铁。


人生年少得几时,动作风尘十年别。


十年别久未为恶,频见亦无年少乐。

我闻仁则荣,亦复必有寿。


斯语试今人,历历多不谬。


猗惟居易公,造化钟神秀。

尘世难逢笑口开,菊花须趁此时栽。


西风且莫频吹尽,恐有东篱旧主来。

遥望匡庐紫气开,芙蓉天畔倚云栽。


重阳不尽登高兴,飞上千峰归去来。

满城风雨菊初开,知是东君着意栽。


莫待明朝花冷淡,清香留待故人来。

九日云浓拨未开,黄花从此不须栽。


多情恐负龙山约,犹遣青州从事来。

萍藻一生逢雨露,桂枝三度见秋香。


闺门人至此何恨,造化理难知可伤。


机断天吴虚夜月,砧停村郭起秋霜。

驿路奔驰春已过,无情岁序急于梭。


忧时济世心空赤,步月望云头半皤。


水近楼台波浪少,山围城郭雨声多。

僻地欣逢故旧谈,放怀不觉拥飞岚。


心悬上国星朝北,气转钧阳斗向南。


迂拙自甘随地乐,至诚谁可与天参。

十年太学旧同袍,玉石磨磋梦亦劳。


白下偶逢今日雨,樽前留别古风骚。


澄清已彻江湖底,壁立何辞泰华高。

松呈节概鹤呈清,勾引笙歌入颂声。


阅世饱经风雪味,知时还向海天鸣。


大夫价重曾传诏,刺史官廉惯伴行。

夹堤杨柳绿初稠,折赠屏星上道周。


历国霜蹄新展骥,出硎莲锷自冲牛。


专城保障资分画,一路风烟净借筹。

廿年膝下忆含饴,又见庭芳毓瑞时。


祖德亲传为世德,孙枝迭长出新枝。


王家尚纪三槐传,窦氏休夸五桂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