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知君偃蹇故金鱼,除目何当问草庐。


不必齐讴称独行,于今越绝有新书。


离愁明月杯堪失,懒病青山枕自如。

楼船金鼓殷如雷,宪府春当海国开。


西岭白云推案出,中原紫气渡江来。


翛然自喜千秋事,去矣谁当一代才。

十年龙卧杳难寻,握手相看思不禁。


天上客星聊作使,人间旧雨复成今。


地过瓜步风烟软,潮满胥江月色深。

白发归人问,青山傲吏看。


簪从今日盍,冠复几时弹。


海内诗仍在,吾徒酒自宽。

胜异恣游应未遍,路岐犹去几时还。


浪花湖阔虹蜺断,柳线村深鸟雀闲。


千室绮罗浮画楫,两州丝竹会茶山。

桥西旧有伯鸾居,四百飞桥尽不如。


泉石谁令高士在,莺花自是美人馀。


舂声只可闻皋氏,箫曲那能到阖庐。

春光最爱阖阊城,清婉吴音复有情。


一代风流馀屧响,千秋怨毒是箫声。


家家柳拂长天乱,处处花含积雪明。

毵娑凤州柳,枝叶最垂垂。


絮向白头扑,花兼红粉吹。


年年分越女,处处寄湘累。

西山林屋畔,禄里旧成村。


地肺无秦汉,芝华有子孙。


仙人须佐命,白首未忘言。

传闻言偃宅,古井接潮波。


一片洗衣石,千秋生薜萝。


精华南国盛,文学大吴多。

吴船多六柱,一一受风凉。


藕是伤荷好,松惟阔叶香。


湖中鱼斗大,溪上酒城长。

勿复求当世,江东作步兵。


生前应自适,身后不须名。


千里莼长美,三江水复清。

昆山陶岘好,浪迹在云烟。


天性元麋鹿,人言是水仙。


风流君最慕,高尚世争传。

金昌亭下墓,传是汉梁鸿。


身似要离细,心因匕首雄。


凭君披宿草,与客溯高风。

麈尾平生物,兼之白鹭翎。


相贻惟皎洁,相赏更沉冥。


石气薰黄浦,湖光浴翠屏。

美尔多贤友,书中姓氏留。


明春来茂苑,之子识西舟。


王霸从无种,文章自有秋。

平生人事拙,名外得夫君。


有子随黄岳,无家在白云。


桃椎时织屦,西子每湔裙。

勇绝专诸子,当年学炙鱼。


人留刺客传,巷有伯鸾居。


庑下虽逃世,舂边亦著书。

亦是青青草,如何独有芳。


相知一渔父,欲去是清湘。


二女元仙姥,三闾亦楚狂。

姑苏秋月夜,歌舞乱如云。


我亦吹箫至,吴王不可闻。


徘徊金虎迹,想像水犀军。

我爱秦风劲,无衣不自谋。


美人居板屋,女子解戎辀。


岳走三峰势,河吞八水流。

心熟家山梦不迷,孤峰寒绕一条溪。


秋窗觉后情无限,月堕馆娃宫树西。

九月气已肃,蟋蟀入床下。


戺戺南来雁,寂历江上雨。


伤哉远归人,斯时不遑处。

阖闾城下漏声残,别愁千万端。
蜀笺书字报平安,烛花和泪弹。


无一语,只加餐,病时须自宽。

吴苑云酣歌舞地,平时灞上真儿戏。


府公槌鼓入辕门,盘马弯弓士增气。


玉虬夜吼双宝刀,晓霜冷透宫花袍。

片片飞花更异乡,人家插柳抵愁长。


晴沙烟草几今古,春去春来燕子忙。

篷窗恰受夕阳明,杨柳梨花半月程。


老去不知寒食近,一篙烟水载春行。

桑叶重重戴胜飞,行人多报故人归。


鬓从别后星星出,花到春深树树稀。


诗喜官闲能不废,身缘谋拙事多违。

介圭争望锡河山,忍听优歌枯菀间。


春尽亲王将就国,夜分御札尚封还。


赤心自愬萦千折,丹地频惊扣九关。

上帝高居俨肃雍,中书退食敢从容。


举朝水火和羹苦,于野玄黄战血重。


四海忧来频缓带,双身朝罢每扶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