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一到江南,三逢此夜,举头羞见婵娟。
黯然怀抱,特地遣谁宽。
分外清光泼眼,迷滉漾、无计拘拦。

露湿琼姿映日鲜,离披弱态益嫣然。


香宜九子钗边嗅,蒂合同心带上悬。


织女淡妆傅缟素,徐娘私赠见诗篇。

据地酣歌金马门,如花少女笑无言。


不是偷桃太无那,人间那谪岁星魂。

年年佩温故,先入一枝来。
岁寒吾与女,欲别重徘徊。
廉隅集谣咏,举世尚和光。
平生憎老子,蓄雨肥菱塘。
竹静尘不染,坞深人不到。
欲海不可航,聊须从吾好。
平生一丘愿,不忘岳连姿。
若求静寿意,一篑有馀师。
德馨何酷烈,同心皆与知。
灵根在何许,暗室毋自欺。
道人见此山,指作太极图。
中宵挂明月,请看头上无。
六合横驰骛,道人门不开。
回头顾明命,鞭辟入身来。
道心苦难足,造物冷看人。
铁汉未成就,遗渠妍笑颦。
畴昔何来此,青山与白鸥。
絮飞春不去,潮返月频留。
濂溪义安取,新郑与新丰。
所以东塾子,拳拳东塾翁。
飞来峰高多白云,垑猿啼处夜将分。
三声忽向岭头度,一个真如峡口闻。
哀杂涧泉遥历历,清和萝月乱纷纷。
伐木丁丁澜谷春,行歌落日见樵人。
青山重叠自今古,黄鸟嘤鸣如主宾。
清响有时谐雅调,语言随意出天真。
疏柳长烟远自迷,六桥南北带沙堤。
乱分雌霓连蜷挂,深蔽娇莺自在啼。
红出天桃销处薄,翠和芳草望中低。
南山雪接北山松,云气何曾离两峰。
无色飞扬常类鹤,有时变化忽从龙。
乐天偶向诗中道,弘景还于岭上逢。
快雪时晴春尚悭,梅花开遍旧孤山。
入林僧舍浑迷路,隔岸人家尽掩关。
茶鼎旋烹新水活,钓舟空伴白鸥闲。
罗绮明春数里馀,郊关迤理接民居。
须知北郭夜为市,不似南州人趁虚。
景类元宵堪入画,家殊周易岂同书。
八月观涛独虎林,朱轓皂盖浙江浔。
偶因威武三军勇,还感朝宗万古心。
沧海神龙从变化,长空孤鸟付消沉。
南北峰前里外湖,秋清偏爱月轮孤。
神鱼听乐有时出,倦鸟安巢不夜呼。
十里水云涵玉鉴,万家民物在冰壶。
照槛扶桑望转遥,海霞蒸赤丽璇霄。
梧冈影动鸣孤凤,蓬岛光浮抃六鳌。
山迥尚留将坠月,江明正带欲归潮。
九里闲云万个松,经行记得旧时踪。
黄金曾饰宋儒士,苍狗岂知秦代封。
风露横陈鸣鹳鹤,波涛澎湃起蛟龙。
星月频惊夜,南飞欲傍谁?
占风来善地,择木得高枝。
阴雨难侵牖,春虫足哺儿。
年年秋报喜,牛女有佳期。
西南春生鱼,东北地曰草。
服之得长生,天地同不老。
方朔曾堕井,十年愁黄泉。
危楼百尺对东山,帘幕秋风卷暮寒。
每向残阳新月看,几人曾此凭栏干。
曲槛危梯紫翠中,苏仙宅畔古城东。
不须更着登山屐,万岫千峰一日穷。
匮中飞出过辽天,楼上归来又几年。
云物已闲松已老,芝田依旧在桥边。
数叶荷衣一短藜,春波亭上倚斜晖。
无人会得诗中画,凭尽阑干又独归。
马蹄西去夕阳催,浓淡寒山翠作堆。
北雁无情怕秋热,带将寒信过江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