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大雅无人继古风,周家辙迹一朝东。


越裳白雉音尘绝,庸蜀金牛道路通。


乌首百年终不白,宫烟三月尚馀红。

宏范北元帅,世杰南将军。


两人本兄弟,奉主各致身。

炀帝伐炀公,亲自提戈戟。


殷鉴尚不远,何况目所击。


如何大业纪,半是亡陈迹。

王陵在汉军,母伏剑于楚。


赵苞守渔阳,母作鲜卑虏。


二子皆名臣,忍独遗其母。

周公作周礼,本以致太平。


后来讲求者,往往乱自生。


一悲新室篡,再苦新法行。

重华受尧禅,揖让何雍雍。


奉尧若考妣,臣道尽始终。


夏王继虞统,心与重华同。

赵氏有家法,不戮士大夫。


秦济两宗王,恨骨犹号呼。


亲亲既如此,朝野将何如。

太宗内巢妇,不惧辰嬴耻。


后来聘充华,闻谏即能止。


昏昏复昭昭,哲后固如此。

洸洸死后名,赫赫生前功。


古来贤达士,谦伐心靡同。


洒涕岘山顶,沈碑襄水中。

犍为李孝子,本是汉家人。


不受邺中诏,名节今古闻。


胡为让官表,自称伪朝臣。

孔明讨汉贼,凛凛三代师。


广厦既已倾,一木安可支。


想象鞠躬志,惨澹风云姿。

世祖中兴主,手拯三纲颓。


温温东海王,废弃同草莱。


子房致园绮,国本无惊猜。

大狱考巫蛊,穷兵击狂胡。


壮心一朝悔,刚断今古无。


轮台诏西极,望苑起后湖。

霸王弑义帝,汉祖诛元勋。


君臣道既绝,可得全其身。


平生固不同,毕竟同一死。

寄生根不牢,蜾裸种还异。


当时浪自喜,久远安可计。


鄙哉文信侯,蕞尔琅琊吏。

王畿制既紊,大都乃偶国。


乡遂变轨里,都鄙乱阡陌。


均人失所掌,平土恶可得。

论学疑植党,著书或谤诽。


陆宣校医方,程子却讲艺。


匪惟保厥身,正以善养气。

色不谐朱铅,力可举杵臼。


贫贱何足云,持敬在悠久。


相对如嘉宾,旁人莫嫌丑。

拾遗戒不受,见金等沙泥。


对姑不能食,又愧他舍鸡。


其视取枣人,冰炭恐不齐。

幡然弃旧习,布裙牵鹿车。


拜姑礼云毕,提瓮汲自如。


富贵此一时,何可忘厥初。

琴弹十八拍,听此双泪流。


一死固已难,万言复谁尤。


九原见卫子,何语可以酬。

当时咏雪句,谁能出其右。


雅人有深致,锦心而绣口。


此事难效颦,画虎恐类狗。

明知正不足,不若斜有馀。


破衾有何好,锦绣乃不如。


卓哉妇人言,贤于五车书。

坩鲊有几许,直欲致一甘。


岂知圣善意,见此转不堪。


此毋天下毋,清风使人惭。

白首携一壶,乱流去何之。


妇呼吻欲裂,彼乃昏不知。


箜篌弹复弹,河水风弥弥。

恭俭之君,四纪如一。


延义迩英,大书无逸。


好生缓刑,惧灾修德。

太平天子,日临讲幄。


赐酺赋诗,与众共乐。


召对群材,激扬清浊。

日表龙姿,高出千古。


妙选瀛洲,学舍千庑。


减膳赈饥,恤民疾苦。

四七之际,烨矣中兴。


首釐冤狱,出系省刑。


日赅朝罢,复引谈经。

继体英谊,洞悉闾阎。


赏罚必信,综覈惟严。


横经论决,称制时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