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高节亭边竹已空,山矾独自倚春风。


二三名士开颜笑,把断花光水不通。

北岭山矾取意开,轻风正用此时来。


平生习气难料理,爱著幽香未拟回。

文康自讲筵,磊落真主识。


锁钥见深寄,版筑遗芬泽。


坐客悚莫干,虬须紫如磔。

穆也非不佳,节之难为弟。


当其射策时,英声动宸扆。


斫轮见老手,藻鉴存清视。

逸人挫荣者,浮沉竟阛阓。


折姚见玄理,访戴袭奇秘。


既殊紫芝宦,复异鹿门娶。

履吉藉甚年,灼乎舜华敷。


非酒使人酣,况乃荐醍醐。


玉树困霜风,良騊蹶修途。

勉之富三馀,垂言亦惊众。


收名良已博,负大不易用。


公车一报罢,遂甘醯鸡瓮。

外侮中不竞,疏者亦暂亲。


矫矫先大夫,一身当百身。


白日照披肝,噫气成星辰。

禄之当佐铨,皛皛若冰玉。


归来三十载,岁月天所属。


辟书再及门,澹若云过目。

浚明经国才,所逊在勇沈。


虽复豪文战,而乃非素心。


鸣凤吐朝阳,渐鸿遁中林。

中丞匪躬者,仗钺事专征。


瘴海肃鲸波,舟航偃不惊。


涣群婴众铄,披已乃孤诚。

大理世其官,能文法无害。


执宪昌言朝,如何与谴会。


音容自矩律,筴算几蓍蔡。

文翁负耿介,至巧亦天性。


髫年却金赙,中岁辞藩聘。


既三郑氏绝,仍齿伏生境。

庶子负书淫,终岁勤述作。


谢病再起官,将因传礼乐。


鹤禁屣若遗,清卿秩仍削。

希哲寄声酒,诙谐放情素。


翰墨人尽研,巧者由机悟。


游龙宛霞浦,芙蕖发朝露。

沈生逸者流,夙尚丘壑贲。


缅怀徇所好,十日一山水。


游戏无全目,纵横得真理。

恭肃故长者,所历多恬穆。


及乎握台纲,霜天见雕鹗。


藻鉴虽已晚,弹冠众相乐。

尚书握留铨,五十遂悬车。


优游更三纪,块然返其初。


眉宇蔼春阳,和风被里闾。

魏公秉渊著,雅志慕古昔。


时衍洙水流,力断曹溪脉。


巷牖稍已乖,簪缨遂中辟。

昌榖振奇士,玄览意何卓。


芙蓉秀浊水,苍隼击寥廓。


调古鲜同驱,名高远时作。

毛公践华显,秉性乃恬易。


杜门饮醇酒,口不谈世事。


一遇鼎革间,铿然践坚议。

仪部志狂者,坟丘事冥讨。


三十而挂冠,握机岂不早。


胡哉昧远算,一出为小草。

陆公秉戎枢,受脤事横征。


中流荡日月,殷波血鲵鲸。


归来宴父老,故里高车迎。

少卿善书法,强起侍中秘。


诏为译经藏,卿也独奏记。


吾道有九经,上其幸留意。

昔我先司马,敡历遍遐荒。


至今讼庭树,往往比甘棠。


蔼如三冬日,凛若九秋霜。

二君青云彦,摅辞复同调。


釴也千仞壁,苍翠绝奔峭。


泰如飧芝露,九咽动灵窍。

文恪辞家流,广庭振华毂。


帝时绌师臣,遥迹肇枚卜。


竖人窘犬步,惄焉叹一木。

文定秉谦退,冥志在坟典。


所树苟先众,宁辞步趋蹇。


朝回对花竹,落日照开卷。

司空守荒郡,筚路启山林。


万面若猿猱,片言剖其心。


箫鼓荐丛祠,生存多飨歆。

太中少颖脱,往往出新诣。


跌宕郎署间,清芬蔼然萃。


五岭穷履迹,三苍辨鼎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