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东阁官梅句有神,扬州水部最清新。


选楼寂寞无颜色,不录千秋并世人。

青莲低首向宣城,玉石终嫌误后生。


柳色梨花多累句,须知谢朓似阴铿。

早年才弱患空疏,晚节苍凉独步初。


玉貌内人今白首,不知家令是尚书。

一代孤鸣实寡俦,颜延毁誉欲相仇。


碧云清丽无风骨,莫把参军配惠休。

种桑已值山河改,看菊还怜甲子同。


千载子云朱仲晦,不将应璩比陶公。

感慨无端托兴深,咏怀谁识阮公心。


广陵散作穷途哭,莫向延年注里寻。

益寿轻华善自名,翰林轩陆有公评。


文章第一论风格,不信安仁胜士衡。

逸响南皮不自量,陈思夺嫡在词场。


西园月比鱼山好,翻案论诗到夕堂。

五字河梁出国风,论文已较长卿工。


柏台高宴君无与,不在倡优狗马中。

难从晋帖仿来禽,入洛才多已不任。


俗煞南潮钟记室,只将一字抵千金。

桑弧蓬矢志空存,霜雪惊看两鬓痕。


手板懒持销宦兴,头衔宠赐感君恩。


性情自觉难谐俗,身世惟宜老灌园。

落落生平少见长,况当狼豕遍台疆。


广交北海君投辖,团练东瀛我滥觞。


薄有微劳传梓里,屡承高誉锡华章。

我生四十度春风,风光过眼如落红。
看山、看水俱已厌,杜户长作桑苎翁。


翁今何事守室中,俊鹰绦辔鹤囚笼?心志降下如降龙,倜傥迥不与曩同。

一麾我昔恋承明,岂意馀年浩劫更。


储槁史亭难毕愿,命俦汐社尚平生。


相看文物同周孑,愧说衣冠附洛英。

欻行西山隈,茄荻风飕飕。


阴岩有积雪,竟日无行辀。


滩声下层檐,写出千古愁。

岂计身封宋,只愁祀绝殷。


不惟称克孝,亦自有三仁。

直以劫父故,蒙他卖友名。


闲将诛吕论,非勃亦非平。

七闽独莆郡,双阙郁相望。


岂识林孝子,曾来尉福唐。

常恐愧屋漏,追怀在室诗。


可怜忍死诵,不负乃今知。

名父难为子,纤瑕即辱身。


直须留面目,他日见先人。

既不忍饮乳,还能知奉亲。


何曾自人教,端是出天真。

先人敝庐在,触目百悲辛。


忍作优笑地,图娱权贵人。

儿貌酷类父,母知儿不知。


可堪引镜照,正复益儿悲。

至今说花县,当日奉潘舆。


未必若赵母,回班候起居。

何忽省母病,每因身疾知。


可怜张里正,尚得令君疑。

亲命悬医手,敢将亲命轻。


为舆不辞往,重母故身迎。

愿以身代母,书焚上彻天。


若非神许我,未必字依然。

五载莫归省,双亲谁问安。


固云亲有命,不谓我何颜。

刲股如为孝,还应载圣经。


莫明柳子意,因甚取残形。

躬稼复樵渔,养亲还读书。


不闻官赐帛,惟见吏催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