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午日阴阴枕簟,凉风习习窗纱。


绿染芭蕉一丈,红舒菡萏千家。

北郭寻芳冉冉,西园载酒迟迟。


晓日含花紫燕,春风绕树黄鹂。

雪片高天坠草庐,瑶台鸾鹤望清虚。


梅花万树孤山下,何似桥头策蹇驴。

朝来檐树著新霜,小玉银筝抱雁行。


红蓼碧芦秋十里,不知亭榭在潇湘。

薰风长日度帘钩,河朔园林总胜游。


珠箔银屏清吹满,石榴花底按梁州。

尺书何处候青鸾,吟遍东风十二栏。


金谷楼台春尚蚤,海棠憔悴不禁寒。

万户寒砧接暮笳,征夫何处未还家。


相携女伴瑶台上,五色金盘弄月华。

一枕相思梦未成,银屏珠箔画楼明。


石栏杆畔榴花发,相对狸奴坐晚晴。

绣户重重闭绿苔,桃花一树晓风来。


罗衫乍试娇无力,淡扫春山上玉台。

窗外寒风正袭衣,流黄那复理残机。


鸣筝炽炭围炉畔,高卷珠帘看雪飞。

眼底时光,奈老来、如何奈得秋何。
黄叶最多情,天分付、凉意一声先做。
是处着露莎蛩,也酸吟相和。

问今何日,旧也曾尾,东风鹓鹭。
回首念,家山桃李,归去来兮闻早赋。
梦境里、尽何妨疏散,时趁莺晴信步。

青云玉树南薰扇。
京华地、别是潇湘图展。
茉莉芰荷香,拍满笙箫院。

故都冬亦好。
风光可是,人间曾有。
问雪楼台,肉阵不教寒透。

桐川博士老文学,出处乃在可否间。


舍东支径劣百步,墙北危亭俯两山。


风花辞枝黏草碧,雨竹卸箨连苔斑。

穷秋破屋檐头雨,残腊征夫陌上霜。


公子闲居无一事,可能忧乐两相忘。

半奁玉镜照须眉,长笑东坡与水嬉。


直下琤然投小石,一波先动万波随。

华阳洞口金泉水,流入宫墙作小渠。


任转秦淮出江去,不应久住化龙鱼。

门前车马客方散,堂下樽罍酒半醒。


不信镜中添白发,君山依旧去年青。

溶溶川上花光午,冉冉窗前草色春。


能识此中真乐处,圣门只有两三人。

红梅竹里报春光,双鸟依依恋夕阳。


自有天生好毛羽,当筵舞袖错教长。

天香一夕满人间,佳雀飞来意自闲。


纵使枝头风露冷,也应不是纥千山。

满院薰风清画迟,海榴开到过墙枝。


美人窗下闲针线,却爱花间绣眼儿。

溶溶院落月三更,此影如何画得成。


一树梨花双白颊,诗人闲户作清明。

寒气先侵玉女扉,君王初赐六宫衣。


门开阊阖收金钥,尘压鸳鸯废锦机。


玉枕夜寒鱼信断,紫阳宫远雁书稀。

上阳烟树正秋风,千里南云度塞鸿。


白玉帐寒鸳梦绝,彩云天远凤楼空。


长疑好事皆虚事,不是愁中即病中。

已惊新夏燕巢梁,远目非春亦自伤。


暗室有蝇污白璧,虚桥无雀寄流黄。


风随玉辇笙歌迥,水滴铜龙昼漏长。

紫檀别院锁春光,万转千回懒下床。


已托焦桐传密意,却将团扇寄回肠。


柳摇台榭东风软,花压阑干春画长。

长信宫前暮雪封,罗帷密护锦重重。


梦中忽见君王面,惊觉一声长乐钟。

细骨轻躯不耐寒,阳回天上渐冬阑。


椒房旧日流苏暖,不道于今翠被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