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夏木阴阴波渺渺,风外群飞见沙鸟。


临渊不为钓丝轻,黄梅雨过溪鱼少。


石上苔花青更繁,瓦樽独酌消尘烦。

天山雪花大如席,瀚海东头绝人迹。


群羊散落沙碛间,啮尽寒毡岁云夕。


塞垣孤月十九冬,手持旄节归汉封。

西风萧萧振黄叶,何处平原初罢猎。


会稽山下负薪人,倚树掀髯亦豪侠。


一朝印绶悬其身,白日照耀新朱轮。

一夜春溪新雨足,晓耕已遍前川曲。


乌犍少脱半犁闲,鸟外茸茸草根绿。


坐爱一株沙柳阴,展卷疑闻梁父吟。

晏岁风霜多,朔气动墟落。


畏寒老觳觫,引犊屡前却。


霭霭向阳坡,梅花点放萼。

农事早登场,散牧清溪浒。


迎风或长鸣,已忘力田苦。


出门认红树,对岸饶青莽。

山檞叶如斗,负此大石傍。


牸兮喘何急,徙倚南风凉。


子牛卧弗起,似恋青草长。

远桃舒浅红,独柳荫馀绿。


乌犍何从来,骈首度川曲。


春波浩沄沄,好雨夜初足。

独袅吟鞭下水涯,呼童回折暗香枝。


遥知野径诗成处,正及山房雪霁时。

一道澄江万仞峰,怀人相约采芙蓉。


小亭坐纳秋声远,别浦征鸿隔岸钟。

不爱红莲爱白莲,一塘开近绿杨边。


小童吹火翁寻句,可愧江南罨画船。

茅屋山头布谷鸣,老人忙起课农耕。


不知门外春多少,稻颖青青一望平。

双桨悠悠出岸沙,钓鱼人住水西涯。


隔溪残雪春犹浅,时见寒梅一树花。

草玄何处结檐楹,一坞深深竹数茎。


子夜天风来谷口,吾伊声杂翠鸾声。

红叶纷纷蔽草莱,不辞提斧斫苍苔。


断厓斜日无人到,时听樵歌出涧来。

山前亭子万松声,溪上桃花一树明。


安得此中陪杖舄,时时闲坐复闲行。

蹇驴倦仆朔风寒,路远翻愁雪未干。


此去寻梅因觅句,灞陵桥上几回看。

陇首烟云接海坛,日边金马玉为鞍。


屹然琼岛开奇甸,常作擎天八柱看。

沧海烟深碧浪遥,鱼龙奋起上云霄。


至今司马双题笔,犹在天涯万里桥。

曙色茏葱万丈梯,数声咿喔到金闺。


君看圣主贤臣日,何但王褒祀碧鸡。

海上山高已插天,孤峰颖出更淩烟。


玉堂学士曾持橐,奏对行趋御陛前。

秋江无客共衔杯,酤酒前村艇未回。


自信机心忘已久,开门无数白鸥来。

绿树青山日未斜,镜湖一曲有荷花。


云霞隐映开元敕,行客遥知贺监家。

千峰茅屋夐无邻,津口花开始识春。


自是太平多隐逸,山人不是避秦人。

春至多新水,弥漫四望同。


却疑霄汉里,还有泛槎翁。

溪头垂柳拂青丝,溪水粼粼漾碧漪。


想得幽居多胜概,芰荷风细雨凉时。

千仞瑶华拥翠峦,深深林密玉光寒。


轻舟一棹归何处,疑是山阴月夜看。

万叠青山隐薜萝,千寻瀑布落银河。

白云冉冉生衣上,红叶离离满涧阿。

十里晴山景嶂开,水边花木映亭台。


此中风景应无限,自有兰舟载酒来。

寒山高百尺,老树傲风霜。


更欲弹棋坐,秋声九夏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