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南多好山,秀色互辉映。
人居近林麓,长年喜幽静。
好鸟鸣嘉树,驯麋卧芳径。
周室东迁国事非,况逢西狩获麟时。
素王因绝春秋笔,痛泣风前泪满颐。
水边杨柳绿阴多,引犊乌犍上草坡。
最爱阿童骑处稳,笛声吹出太平歌。
幽禽一个写来真,犹带宣和墨色新。
二百年馀依旧好,不随艮岳化为尘。
道德经文祇五千,当时尹喜得亲传。
出关又跨青牛去,万里流沙几日旋。
面对菱花自写神,可人风采宛犹真。
当年亦是清谈者,不染元规半点尘。
江妃捧出脱胎龙,鳞甲参差动朔风。
天根一脉窦严冬,已闯红炉金铁融。
晋楚非富颜非穷,敢将腆菲论拙工。
老鹤归来暮雪深,山童衣薄冷难禁。
先生独得梅花趣,坐拥双肩费苦吟。
曲曲溪回洲渚,重重树掩人家。
落日数声啼鸟,春风几度山花。
初平公,年少时,嬉戏不殊同队儿。
眉清目秀神仙姿,凡夫肉眼那相知。
牧羊适遇仙者俦,因缘夙契情相投。
画桥杨柳绿生烟,绮阁琼楼沸管弦。
何处赏春游冶客,紫骝驮醉落花前。
青山一片知何处,云际依稀辨汀树。
春来泉壑尽争妍,翠雨溟蒙飞薜荔。
山下茅茨凡几家,小桥流水竹林斜。
金生画马才二匹,仿佛当年韩干笔。
一匹蹄攒首渴乌,一匹红云满身湿。
两马相向交啮鬃,宛如君家枥上双飞鸿。
何人貌此春意图,杏花照眼红模糊。
滇城朱氏称好手,点染自谓当时无。
初疑桃源在人境,溪水无风明似镜。
金门画史小李徒,何年写此秋江图。
斜阳杳杳下林杪,隔岸几点青山孤。
时当深秋八九月,红叶似锦烟中铺。
落日青山映碧沙,平湖渺渺见星槎。
桥边云树参差出,疑是青城隐士家。
我醉飞梦湘江曲,开蓬坐爱湘水绿。
两岸苍苍风景殊,筼筜万个森如玉。
寒云拖雨出遥岑,轻烟一抹横前林。
东风吹绿棠树枝,白头并立毛羽奇。
喜鹊亦知春信好,双飞树底鸣相依。
君家高堂多喜气,白头二老容颜晬。
夜来积雪深,晓觉寒威逼。
呼童棹扁舟,荡漾安所适。
隔溪有寒梅,欲访春消息。
风高霜叶稀,潦尽寒潭碧。
斜阳罢钓归,浊酒聊自适。
冷笑世途人,劳劳不遑息。
溪亭雨新霁,青山满前轩。
烦熇喜暂息,正襟味道言。
此中有真意,富贵何足论。
春意入遥山,渐觉烧痕绿。
驱犊向东皋,一犁雨初足。
田园乐事多,吾将返吾毂。
山水遗音识者稀,浮生幸有故人知。
明朝又向江头别,安得黄金铸子期。
天上纪星曾取象,诗中托兴久知名。
鹍鹏虽大那能似,空自骞腾上太清。
秋水残荷占一枝,飞鸣应似急难时。
紫荆花树凋零久,吟倚东风有所思。
幽鸟飞来锦翼齐,忘忧花底任依栖。
雕笼鹦鹉应相妒,莫向上林高处啼。
等闲学得语分明,紫禁春风试一鸣。
自是鹰鹯容不得,海棠深处暂停声。
榖城风景浩无涯,春入林峦景更嘉。
万顷松阴晴滴翠,半岩花气暖蒸霞。
降神长见钟人杰,兴雨时能润物华。
和烟和雨自凄凄,生意何人为品题。
一自池堂春梦觉,满庭风雨属濂溪。
船头书百册,船尾酒百壶。
懒骑桃花马,濯缨云水湖。
手携珊瑚竿,不挂朱虎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