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修行吴楚间,鹤去杳难攀。


衰世已如此,愁身更入山。


巢居避太岁,药饭救羸颜。

水急滩高欲倒倾,来如万鼓绕山鸣。


奔流更借洞庭阔,飞浪朝宗壮此声。

雨过风林生夜清,坐邀明月正关情。


渔童酒醒莫吹笛,要听一江秋浪声。

众人于五音,丑正不丑随。


所以匣中琴,寂寂少人知。


淳和太平风,简淡邃古时。

知音古亦少,况乃今人乎。


至和动殊类,此则今世无。


舜韶舞百兽,事可观于书。

徂岁曾何急,清宵不复长。


蹉跎问甲子,愁寂看灯光。


峡雨萧萧冷,江云澹澹黄。

疏散永无事,不眠常夜分。


月中松露滴,风引鹤同闻。

腰间垂印囊,白发未归乡。


还往应相责,朝昏亦自伤。


穷愁山影峭,独夜漏声长。

何处疏砧隔短墙,东邻有妇捣衣裳。


风林落叶秋声动,露草鸣蛩夜气凉。


久别官寮忘馆阁,每从儿子话家乡。

衰年视物更茫然,日落寻常索枕眠。


久坐谁言才断绝,细吟翻喜忽联牵。


薰风作暑如初伏,海月生明又半边。

布衾寒拥对床屏,鹊绕南枝月过庭。


暝目谁除子瞳障,斋心自比太常醒。


花时渐好仍笼雾,灯节相催屡问星。

天与幽人候,寤言矢勿谖。


浅深河汉影,明灭斗星痕。


嚣落孤存伴,澄馀别有根。

万物交于气,惟兹召以神。


漫邀春作主,反教夜为臣。


得一清宁见,与参化育陈。

常言春候悦,及此凛生威。


碧汉收空肃,疏星拱极微。


月能怀己洁,雪亦感知希。

光非从素借,澹乃得明先。


疑合还珠浦,微分种玉田。


雒神初出水,虢国始朝天。

六朝金粉色,强半入冰壶。


素岂为春绚,清宜向客癯。


应知魂共濯,独有气相扶。

屐齿门前静,闲庭任绿苔。


冷风和窍出,疏月向窗开。


水脉池中活,云根屋上栽。

除夕既除春夕饶,焚香高拱度春宵。
风出江声波发船,长歌顾影一凄然。


歌已歇,转悲吟。

万里今宵尺五天,深更夜对不知眠。


东方涌月金盆大,挹水舒华净客烟。

肃然秋夜对,起视已星陈。

心目无穷止,菁华始逼亲。

斗箕分极远,经纬九霄均。

定性偏于夜,见闻喜独真。


峰低山献月,舟小水亲人。


久与江湖熟,微知昼夜因。

积水环庭弥,舒华入幕窥。


寒威春不恕,光泽夜初追。


号召神仍漠,吸呼类若私。

山月圆明照八方,只应云雨蔽清光。


拥衾独倚朱明坐,中夜蟾光已到床。

路驰心有往,俗忤气屡发。


蛮貊苟可行,笃敬功尚缺。


悠悠卧虚馆,咄咄书空札。

天二欲警老刺史,车声夜入凝香耳。


四郊苗槁农民悲,万壑水乾鱼鳖死。


守臣失职政事荒,谁遣连年坐黄堂。

风伯吹云不成雨,稼穑如焚谁守土。


铃斋夜闻水车声,遥想田间老农苦。


汗流气喘饥眼花,厌闻窟中鼍打衙。

泥泥露凝叶,骚骚风入林。


以兹皓月圆,不厌良夜深。


列坐屏轻箑,放怀弦素琴。

笑语欢今夕,烟霞怆昔游。


清羸还对月,迟暮更逢秋。


胜理方自得,浮名不在求。

领军韦睿本清癯,药裹常随倚剑余。


日御短衣巡壁垒,夜支倦体阅军书。


莫愁深苇难搜矱,试算穷巢易扫除。

铜壶咽漏夜雨长,兰缸坠穗凝寒光。
弦声凄凄管声促,送入北风闻断肠。


此歌不足听,此心不可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