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关河冰雪满,游子去何之。


长揖云中幕,高谈邺下诗。


西园飞盖夜,北塞勒铭时。

凄凉知已报,旧事总堪愁。


问字春风馆,传经夜月楼。


十年违撰屦,一夕叹藏舟。

传道松台路,玄冬蜃卫张。


期门分羽骑,温室出黄肠。


日月悬天藻,螭龙护帝章。

真宅归丹府,蓬壶第几城。


化龙应是剑,跨鹤不闻笙。


旧戟朱门列,新阡紫气萦。

十载江皋卧,苍生望更频。


如何三岛梦,忽断五湖春。


南岳收真气,中朝失旧臣。

缅想三朝事,声华似梦中。


职分虞百揆,爵视汉三公。


忼慨回天力,酸辛盖世功。

此日飙轮远,何年画阁开。


勋猷金匮史,文赋柏梁才。


故事传西省,遗恩照夜台。

有伟生民杰,鸿名日月光。


三朝熙揆路,八座丽文昌。


尚想玄圭锡,俄惊白璧藏。

进贤冠换七星冠,箧里阴符不再看。


上帝久颁书玉检,先皇曾赐露金盘。


白蒙头上应还黑,赤在心中已是丹。

班缀鹓鸾爵上公,鼎烹龙虎貌还童。


铁冠曾执三湘宪,铜柱犹存五岭功。


曳处履声为赤舄,悬来弧影是彤弓。

青山归去为功成,笑看人间利与名。


三径新来称小隐,一身旧日是长城。


石分甲乙屯云气,竹长儿孙学凤声。

圣主龙飞百度新,承恩先喜际昌辰。


兴王地切思皇祖,弼教功多简世臣。


西汉谁当经律选,东都原重保釐人。

三复华编思不禁,爱君忧国虑何深。


忠言如出宣公手,恸哭谁知贾谊心。


名字直应高北斗,文章宁止重南金。

每岁到花朝,正当称寿。
青鸟将书报金母。
一周花甲,重见春杓回斗。

玉立长身海鹤姿,归来谁得健如斯。


了无俗气侵怀抱,才见青霜点鬓丝。


优宠再看纶诰出,高情不改布衣时。

淳安曾是歙东乡,地主相留合尽觞。


梅雨势添溪涨恶,竹禽声助野歌长。


坐惭师席亲元老,语及名途笑漫郎。

授钺频年向北陲,又看殊锡下彤墀。


诏书疾置飞黄马,喜色遥占太白旗。


寰海群黎应遍德,尚方新爵待班师。

帝世穆清夷,皇泽播膏液。


二佐资牧鸿,九官让夔稷。


司空翼圣朝,献纳黼扆侧。

云梦风清麟凤出,祝融天启八千期。


幼龄德器传三楚,壮岁才名完四陲。


制锦受徵贤令起,含香入奏省郎推。

天语亲承召赐绯,镐京南去引儒衣。


授书暂出金华殿,拜命新趋白虎闱。


苑近士林霞并入,竹深山馆雪犹飞。

仙人海上似卢敖,银阙回瞻日月高。


绿发昼移青雀舫,白云春拥赤麟袍。


西京枢筦新投老,南国歌辞早命骚。

司马仙班压汉貂,赤松何事早相招。


乞身剑履星辰近,挥手烟霞海岱遥。


镜水已能留贺监,玉关那得老班超。

严城晴霭昼氤氲,玈矢彤弓见策勋。


海截东南秦一尉,关通吴楚汉诸军。


苍茫斗下双钩气,咫尺天边五色云。

竹使当年洛下看,吴公治行甲长安。


七闽阀阅书盟府,五岭风云护将坛。


扶木津连南海徼,老人星照惠文冠。

开府谁如百粤雄,远劳司马出临戎。


诏从淝水徵安石,恩下平舆拜晋公。


清啸每逢江月上,新诗多在射堂中。

上台星与法星齐,尺一亲劳圣主题。


为赋建櫜江左右,朅来赐履粤东西。


开尊词客犹漳滏,吹笛门生似武溪。

桂冠神武事烟波,大老三朝出入多。


塞下飞刍曾煮海,宣房沉璧已成河。


隐堪白首餐松柏,赐有黄金醉薜萝。

紫宸朝罢一飞骖,星聚云中白玉簪。


总武今尊周太尉,著书谁似杜征南。


樽前盘郢醒犹看,袖裹阴符老更谈。

陈情表上五云间,阊阖初分曳履班。


未许留侯辞相国,暂容安石请东山。


黄花酿熟舆扶醉,青玉箱擎药驻颜。

千官供帐出都亭,司马名题在御屏。


开府旧持沧海节,行边新扫幕南庭。


剑寒北斗河流白,社僻东林岳色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