奏最传东观,旌书下建章。
平添华表丽,转见帝恩长。
中散新移品,修文旧拜郎。
汉代嘉循吏,黄金尔赐偏。
乃增颍川秩,特起南阳阡。
紫诰鸾双捧,玄宫日对圆。
三月朝天理传车,不将留滞惜居诸。
清曹爱弟难为别,上考知君已自书。
酒尽长干须策马,花明幕府又牵裾。
秋江秋水清,秋空秋月明。
肃肃霜台客,水月随之行。
明月照子襟,清江濯子缨。
东来紫气结氤氲,粤峤吴门迥不分。
人坐春台依化日,还同佛国荫慈云。
帘开燕雀翩翩舞,衣静弦歌处处闻。
燕寝凝香早散衙,讼庭如水静无哗。
提携仙掌三天露,洒濯河阳一县花。
偃室几人当国士,韦经今代属名家。
恩波浩荡虎门潮,集渚归鸿不待招。
明月一轮悬蔀屋,和风万户醉春朝。
持平水镜仍强项,为政风流懒折腰。
新皇御宇辟层阴,列宿回环紫极深。
三载勤劳孚北阙,十奇声望重南金。
传家自有循良谱,拜命堪酬抚字心。
三年持法白云司,直道人歌张释之。
竹简下帷工旧学,桃花留县有馀思。
每缘正气瞻台岳,幸接交情老鬓丝。
棘木春生彩凤来,使君身立九成台。
遥看紫气青齐接,近捧丹泥泽国开。
大树旌功高异代,御屏书迹卜三台。
世家曾入史公书,循吏今看积庆馀。
丹穴旧来能产凤,琴台谁不颂悬鱼。
茇成棠树思如昨,植处槐庭应岂虚。
夙擅阳春调,曾登作者坛。
家徒四壁立,物有一毡寒。
马瘦桃花落,盘空苜蓿残。
何事因人复远游,芦花枫叶水悠悠。
归帆破浪船为马,戍角吹霜月似钩。
断木已甘沟壑辱,冥鸿犹恋稻梁谋。
岭云晴锁戟枝寒,善病时闻独禁酸。
峻阅已承三世诰,殊恩应授两仙丸。
笼中物已容溲渤,枕上师犹问锜兰。
襄阳太守汾阳孙,早向天庭敷万言。
铜章墨绶应列宿,德布闾阎如解悬。
旌能拔异先卓鲁,廌绣入侍犹鹏蹇。
仙凫清晓拂行台,细叙离怀阁酒杯。
万灶疮痍看抚字,六年军饷费飞推。
如今卓令真书最,自古山公解荐才。
金锁现时知汉代,玉环遗处忆孙郎。
三春雨在沾桃李,七字诗成和柏梁。
六善躬敷奏,重瞳首屡回。
乡关曾不念,国本藉深培。
座间独运成风手,掌上长悬照夜珠。
人似碧霄孤鸑下,心如明镜一尘无。
君才方展骥,帝宠是迁莺。
秋水芙蓉艳,金沙鸂鷘明。
来贤歌湛露,为政擅流风。
道以朱丝重,名因绿绮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