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淡花瘦玉,依约神仙妆束,佩琼文。
瑞露通宵贮,幽香尽日焚。


碧纱笼绛节,黄藕冠浓云。

青楼年少,走马章台驰道。
倚逍遥。
急雨桃花滚,轻风燕子骄。

闺门文采羡玄耽,更有青溪妹第三。


生小不窥青琐合,家常希换白单衫。


钗梁风定虫犹颤,裙衩花深蝶竞衔。

碧桃红杏,迟日媚笼光影,彩霞深。
香暖熏莺语,风清引鹤音。


翠鬟冠玉叶,霓袖捧瑶琴。

修蛾慢脸,不语檀心一点,小山妆。
蝉鬓低含绿,罗衣澹拂黄。


闷来深院里,闲步落花傍。

凤楼琪树,惆怅刘郎一去,正春深。
洞里愁空结,人间信莫寻。


竹疏斋殿迥,松密醮坛阴。

步虚坛上,绛节霓旌相向,引真仙。
玉佩摇蟾影,金炉袅麝烟。


露浓霜简湿,风紧羽衣偏。

灯前亲芳泽,罗襦一袭,似隔阡陌。
软绣帘栊,燕子归来,花下曾识娇绵侧。
怕郎怀、溜钗横玉,霏唾凝碧。

薰香傅粉,匀染十分齐整,出屏帷。
莲子杯行酒,桃花纸写诗。


鬓松临水见,柳嫩上楼知。

天生福慧,一种天然妩媚,晓妆迟。
桂叶纤纤黛,莲花窄窄衣。


宫词能暗诵,粉帛不轻离。

簇花团锦。
中有神仙流品。
翠鬟翘。

双眉微斗。
浅浅黛螺描就。
暮春时。

蜺旌珠箔。
咫尺五云楼阁。
望参差。

报春花妥。
碧鸡春影初破。
焙茶新火。

天然色相。
不许秋蟾容易、斗新妆。
映雪能分白,寻花不辨霜。

风光堪爱。
青天上彤云无赖。
迟误了、酒缘花债。

竹炉茶灶,落叶供薪风扫,昼眠迟。
云冷封吟屐,霜寒索破衣。


鬓丝禅榻畔,斋鼓梵钟时。

愁戴黄冠老此身,芳心难禁黛眉颦。


且抛王母当年约,去了萧郎宿世因。


斗帐自今开甲乙,星坛谁复守庚申。

二月初一。
十九年前今日。
正春分。
年年箫鼓。
总是宜家儿女。
闹深宵。
一渠流水数家分,弦管楼中永不闻。
灯下此心谁共说,紫烟衣上绣春云。
洞庭春草。
幂䍥青青蓬岛。
正愁深。
相思独自。
不及双双燕子。
镇相怜。
吴船来往,爱听画眉停桨。
冷红飞,石丑犹称丈,花娇却字妃。
伫看千药绽,空忆四腮肥。
淡烟浓水,正值江南秋美。
力田嘉,小巷晴收秫,山厨晚煮瓜。
鹅黄家酝酒,猩赤手栽花。
香寮静也,片缕沉檀烟透。
五云幢下,五丝褥上,小结跏趺,玉弓清瘦。
见展春衫袖。
双成伴侣,去去不知何处,有佳期。
霞帔金丝薄,花冠玉叶危。
懒乘丹凤子,学跨小龙儿。
一岁几战逝矣,争如不见正年时。
弄笔勤书篆,耽吟解赋诗。
春风生宿草,依旧又离离。
四月五日又是,暮春之七绿杨时。
有恨成伤逝,含凄欲语谁。
别来真是梦,忘去转多思。
皈依经卷。
法曲仙音空献。
渺心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