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选石铺新路,安桥压古堤。


似从银汉下,落傍玉川西。


影定栏杆倒,标高华表齐。

青花一片莹寒泉,中有毅魄嫠苍天。


大宋河山沧桑改,孤臣心事金石坚。


当年卖卜建阳市,麻衣血洗流成渊。

卓立曾知抱节君,百年根柢渭川分。


群居族属不易地,美质子孙皆有文。


移榻清临冰簟月,积书凉护玉签云。

神瀵悬丹穴,灵岩控紫京。


谁题秋涧水,还并古台名。


润借岐山彩,流为嶰谷鸣。

春秋美恶不嫌同,老子韩非一传中。
壁上题名二百辈,卓然名世两三公。
滥与江湖岳牧群,于中最慕范希文。
人才相远心相似,均是忧时与爱君。
法镜留将法眼观,松风细细动波澜。
僧床佛阁聊供睡,龙马图书掩不看。
杯饭寻常忘我老,匣琴容易向谁弹。
佛子阶除处处幽,一凉如水入深秋。
林花欲放堪浇酒,身事无端更倚楼。
青草蒙茸随雨化,白云缥缈自天游。
抛却薄书来,暂理丝纶事。
鲤鱼风起露莼香,渔唱里,诗成未。
一棹远红尘,即是桃源地。
使君致仕归来日,九十慈亲犹在堂。
秋水鲈鱼朝入馔,薰风纨扇晚生凉。
孝廉早已称高士,名德今宜重一乡。
前村鸡鸣后村应,四山如城石无磴。
男耕女织自春秋,不许世尘通一径。
绕溪种桃无杂花,十里五里明朝霞。
石田老人非画师,胸中丘壑天所私。
挥毫便觉真趣发,意到岂借丹青施。
通守张君画成癖,半幅生绡比全璧。
平生最爱文湖州,挥毫落纸涵清秋。
胸中自有渭川在,高卧直轻千户侯。
太常亦曾乘五马,风致不在湖州下。
相逢草草别匆匆,无限交情一握中。
千里暂应分皓月,一方还为起清风。
太学资钱囊久竭,丹阳麦舟篙櫓绝。
彭城义士古秦豪,青史他年合三杰。
王侯一生慎许人,手卷索诗遥赠君。
玉笋谢朝班,西风海国寒。
无人知苦节,落日下长安。
先生终日忘餐,细嚼古人糟粕。
欲觅道腴一真,休与筌蹄相约。
我忆茅林深处,泠然一掬寒湫。
山月娟娟相照,何人独抱清秋。
冉冉轻云几叶,弯弯缺月半规。
坐断清宵何许,烟钟长短来时。
细雨斜风弥月,剩水残山几分。
醉卧白头浪里,茫茫烟草黄昏。
流水湾回几曲,伊人宛在中心。
静对绿漪滟滟,笑捐黼黻文章。
芳草蘧蘧蝶梦,碧云杳杳鸡声。
恰好幽人睡起,一来一往心情。
一犁泽泽东郊,卷得飞云千尺。
孟浪裁为舞衣,拂拭尧天春色。
欲识苦吟心事,公髭日断几茎。
幽竹翛翛绕屋,闲中月色风声。
倚郭芳阴石径斜,鸟声人语带烟霞。
东门远地春光早,多种秦侯五色瓜。
在昔寻仙闻祖龙,欲度弱水求瀛蓬。
徐生楼船载男女,沧溟远泛将焉穷。
海洲驻节不复返,至今有国扶桑东。
偶山南下是屏山,岭水天分两带环。
美睡只嫌千日酒,野芳是错九还丹。
登高望远非无事,问柳寻花莫等闲。
海上寻名识偶山,森森玉立万山环。
九江日出双螺黛,百镬烟分两灶丹。
莲社酒香初入会,隐岩松老正归闲。
曾向炎蒸载石还,即看飞鹤下兰岩。
朱轮接武同西汉,白首移文异北山。
玉树远辉庭下彩,瑶花长映镜中颜。
叠叠青山宛宛溪,林蹊曲折世途迷。
云边石壁花漫缝,畬后春田雨夹泥。
趁屋墙斜邻舍逼,当门树密鸟巢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