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兄弟年逾冠,儒门业贵精。


别离春忽半,生理日须营。


汝母遗清范,娇儿动语声。

灵岩寺里赋新诗,千骑东方星斗随。


汉月颇窥三观石,秦云多挂五松枝。


燕齐有客谈仙诀,禽尚何年住岳期。

灵洲通艺苑,仙液类词源。


晓直趋常早,宸居静不喧。


鹓鸿时并集,霄汉近孤骞。

自得幽居趣,无心复汉关。


林泉偏浪迹,猿鹤与同闲。


世态风尘外,知交梦寐间。

诗礼遗芳愧孔庭,一缄封罢更叮咛。


读书要与古人等,治产须教世业兴。


穷达固应生禀定,智能还自敏求成。

薄寒催酒斗新年,犹是郊斋一日前。


事往旧游真作梦,诗来险韵恰逢咽。


莺调歌舌方求友,柳著官黄欲试绵。

三把枯茆必不堪,林间安得未烧庵。


日斜尚自敲残磬,叶烂何人启旧函。

元亮赋归去,富贵比浮云。
常于闹里,端的认得主和宾。
肯羡当年轩冕,时引壶觞独酌,一笑落冠巾。

久免台阶重,频迁郡守优。


朱轮真冒宠,白发自惊秋。


事往情多感,年衰气失遒。

西风书驿到河津,且喜开筒丽句新。


安石风流高映世,君房言语妙惊人。


公怀远略须经国,我愧华颠未乞身。

年至即还政,贤哉近古稀。


明哲冠四辅,谋猷翊万微。


名遂身乃退,意确天弗违。

修篁小坞潩水湄,略有亭观体甚微。


陪京上宰乐幽趣,闲乘斋舫临荆扉。


是时仲夏之晦日,日轮停午炎炎时。

一片骚情万古愁,故人词笔共绸缪。
云山入望同青眼,烽火相思并白头。


惊露气,下汀洲,断行离雁又逢秋。

闻说邦人庆上元,使君同乐具宾筵。
朱轓不得陪清赏,明月空能共此圆。
和气暗随香穗散,微风轻送烛花偏。
学自辛勤富,名从旷怠休。
痴慵回尔意,捍格慰吾忧。
股刺难须著,邻光岂用偷。
书回闻道读春秋,笔削馀功指顾收。
鲁国故知人有礼,周家那得圣无忧。
非君着意扶公谷,似我何辞赞夏游。
休将婪尾惜芳筵,犹永年年清白传。
翻锦那堪云缦缦,当阶赖有月娟娟。
情深雪海春离别,色乱香丝人渺绵。
新使声华驾沈珩,诗章何幸得投琼。
元君佳兴琉璃净,韩子仙宫格韵清。
昭质不知金带贵,冰心争说玉壶明。
年来老境早相寻,眼雾昏昏鬓雪侵。
仕进谋身浑断念,思归于汝最关心。
生涯休厌田园薄,乐事无如道义深。
万金散尽一身轻,白首为儒掉臂行。
郢里谁传春雪调,楚山应系薜萝情。
自知未上于秦策,肯信归来感妇迎。
转觉归心剧去年,翻思戎马在征田。
丈人岂少捐之策,战垒谁惩奉议烟。
东下末僚怀病往,西来骄虏负恩旋。
五月征蛮戌海边,班师喜奉檄初旋。
即看万众生春色,无复连山怯瘴烟。
帅府恩深容纪过,竖儒业在岂求田。
茆庵小结颖之涯,病眼东山企伫赊。
懒惰谩嘲杨子宅,清虚差胜长官衙。
梦回榷署楼前两,忆得蒲阳县里花。
东轩诗思渺天涯,滕阁开尊兴转赊。
骥足久淹江右省,文星还避府东衙。
山城备足民安枕,棘院功成桂吐花。
清尊几日泛瑶枝,浩态分明对此诗。
迸泪似牵违约恨,含情重有隔年期。
华堂客散心谁折,紫蓓云连手自移。
绛霞凌晓散晴风,大化潜窥妙物功。
骢马招邀宜解赏,彩鸾夭冶为谁工。
迎人乍喜开新朵,绕砌旋惊拾断红。
五侄缘思孝,陈情不肯休。
一抔原上土,三载狱中囚。
霜露空山道,风烟拱木秋。
我今去汝远,微宦极南荒。
少小读书时,立身必名扬。
中岁涉忧患,始知少年狂。
贵贱命所定,贤愚习乃成。
德以穷困立,知由忧患生。
五鼎非所重,一瓢非所轻。
闲居学种药,遂买南溪园。
甘辛十数品,爱惜同兰荪。
青苗春雨滋,绿蔓秋露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