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尚书府中松十抱,直气贞心不知老。


关中土厚根柢壮,十年间生地之宝。


上参云汉不屈身,世间草木斯为表。

七帙三朝命世臣,长从龙马斗精神。


文章海外鸡林重,宰相山中凤诰新。


步武有园过梓泽,比闾为日望蒲轮。

三朝一纪遂闲居,矍铄精神钓渭初。


国老寿齐钱尚父,耆英官是白尚书。


瑶池醉色桃堪并,玄圃仙姿鹤不如。

千重绿嶂百重流,仙籍垂登朝籍收。


长见岁星瓯越部,不劳明主访羊裘。

永嘉城外小缑山,明月长容笙鹤闲。


总为旸湖泉石好,未教王子厌人间。

云门乔木郁相望,谁似徐卿庆泽长。


两世四为符节令,三朝五锡太师章。


朱颜绿鬓明邮传,玉册金书出尚方。

即从东兖下东杨,羔雁纷纷簇锦堂。


家庆百觞师尚父,公余一赋鲁灵光。


孙枝玉树堪谁并,仙掌金茎待尔尝。

苇川先生年七十,发始如艾眼如碧。
扁舟下上只五湖,寻常城府亦不入。


中年供奉金马门,气吞星汉摩青云。

寿公以长生,煌煌两生祠。
生生之谓寿,父母多仁慈。


湖南与江北,处处遗去思。

宇宙钟名世,山川诞哲人。


祥光回八极,紫气动三辰。


晚节忧时念,当年报主身。

赤舄双瞻傍紫宸,华夷谁不羡经纶。


安危一代徵王佐,侍从三朝识帝臣。


异日才名金騕袅,当年形貌石麒麟。

二百年钟命世才,垂绅端笏住蓬莱。


三神山外青鸾下,五老峰头白鹿来。


中贵传觞临玉陛,大官行馔出瑶台。

海屋筹增玳瑁筵,东皇灵气夜周旋。


三台拱极星辰上,八柱擎天日月前。


左马文章鸾掖贵,夔龙勋业凤池传。

律转洪钧万象移,金茎承露出瑶池。


蓬弧已卜三千外,花甲才周六十期。


雾拥青牛来绛阙,云飘黄鹄下彤墀。

寿域黄扉启,祥光绛阙悬。


讴歌来六合,气色动三躔。


玉醴东华外,金茎北极前。

台省巍峨一正臣,太行冰雪洗心神。


云霄羽翮回孤凤,丘壑风流接古人。


卧稳朱衣长在箧,忧深斑鬓总如银。

大云谁复振颓纲,赖有杨岐为播扬。
入社里人欣后起,翻经山日爱初长。
廊迂影过菩提绿,殿古光回画栋黄。
仍岁斗垣回旧柄,入秋寿极转新躔。
裴公业盛平淮日,召伯功尊咏汉年。
麟阁画图标日月,龙洲钓艇寄风烟。
进贤冠换七星冠,箧里阴符不再看。
上帝久颁书玉检,先皇曾赐露金盘。
白蒙头上应还黑,赤在心中已是丹。
班缀鹓鸾爵上公,鼎烹龙虎貌还童。
铁冠曾执三湘宪,铜柱犹存五岭功。
曳处履声为赤舄,悬来弧影是彤弓。
四月清和当望日,寿星光满太平城。
香凝燕寝诸侯贵,鼎鍊龙丹九转成。
循吏传中书治行,列仙籍上注长生。
松呈节概鹤呈清,勾引笙歌入颂声。
阅世饱经风雪味,知时还向海天鸣。
大夫价重曾传诏,刺史官廉惯伴行。
枌社星辰聚,槐庭日月长。
苍生安石望,绿野晋公堂。
紫气朱明天一色,夜夜祥光表南极。
逻娑残魄又重圆,霜散冰丸贮瓦盘。
春草有诗康乐老,白莲无酒远公寒。
世间应厌长生苦,坑底还馀尽日欢。
山塞惟予在汝先,年年酌水献诗篇。
天心只爱文章老,那管长愁几百年。
尚书红杏,念隃麋醉染,双鬟争羡。
宣武门东开邸第,疏柳两行葱茜。
女乐生徒,碡簪珠履,夜夜张灯宴。
草堂潇洒,今年初种碧琅玕。
更宜野菊幽兰。
便信先生于此,真个不求官。
忆长庚初梦,是谁遣下蓬壶。
到今日相看,仙风道骨,依旧清癯。
胸中浩然何物,管三冬、读尽邺侯书。
于穆我祖,万邦作乂。
绍夏辟夷,功高列帝。
受命于天,不忝厥位。
大小钵囊花色好,不知得似此间无。
玉华峰下应频赏,绮里园中是饮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