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排危盛气冠英雄,逆耳忠言悟沛公。
何事时人太求备,欲将瑕翳掩前功。
秦皇寤寐茅盈语,锐意长生欲轻举。
徐福药就仙骨成,云海茫茫但延伫。
东西日月秋复春,海变桑田更几人。
尉佗尺檄黄关闭,天欲亡秦盛汉家。
一目将军通战棹,何曾五岭限中华。
当年树下遂儿嬉,直到将军衣锦时。
老干千年龙化后,如今空有寄生枝。
天欲亡佗开汉境,将军英武契风云。
远驱函谷三千骑,南下番禺十万军。
自此河山消垒拒,至今民俗荷庸勋。
苻秦亲自到淮淝,真有回山倒海威。
只遣八千精锐去,能令百万败亡归。
虽从太傅求方略,要是将军识事机。
几年精爽尚依依,水旱只须来祷祠。
劝汝乡人宜善事,祀时同唱竹枝辞。
倒指于今四百年,竹间祠宇尚依然。
藤萝挂木长如旆,苔藓侵阶碧似钱。
松山父老至今思,尝问将军归不归。
岩头草木成戈戟,雨后溪声听鼓鼙。
桑麻影里千馀户,弦管声中百许年。
但见年华今日好,也须回首看岩前。
麦陇桑畴溪路斜,溪南溪北自千家。
当年战守知谁力,好把寒泉荐菊花。
曹州孽火遍烧天,不见兵车只汉川。
若得将军把关要,鸦军不用过山前。
白羽青丝手自持,双鞬锦领步兵随。
几番欲到伊吾北,笑杀曹儿行路迷。
草头无数入松山,一遇将军都败还。
试问当初战何所,将军岩下水犹殷。
有美英姿七尺长,桓桓威武孰能当。
保州萧史来依德,拒逆侯生竟败亡。
爵受重安持督节,谥书忠壮配高皇。
汉史标名氏,宕梁存慕丘。
非惟能抗节,更独抱先忧。
全蜀悲衔璧,孤身欲断头。
梦事虽非实,将军默有灵。
旧祠从此焕,古桧蔚然青。
甲马宵中见,琴堂卧正冥。
旌旗十道出瀛州,上将于今到黑头。
已幸彤弓来细柳,复从黄石属纡筹。
长缨云拥山河动,甲帐霜寒瘴疠收。
十年劳苦答承明,此日登坛特主盟。
节制新从飞咫尺,楼船久已破鲵鲸。
神羊五色鸣鞭度,驯象千群拥戟行。
将军久矣拥楼船,天子垂衣问海边。
已信两疆归锁钥,更怜孤岛净风烟。
龙章遄自云中下,雀印新从肘后悬。
重阳十日又当阳,白发秋光两斗忙。
祗谓黄花开未尽,欲迟明日始言芳。
诗成着语自惊人,谁道儒生骨相贫。
长啸登楼当日事,高名题阁百年身。
栖迟涧谷予堪老,谈笑封疆迹已尘。
投笔何人本姓班,曾随飞将出云间。
平居幕府心如水,生缚名王气若山。
阵转东南回斗极,旗翻岭海压尘寰。
谁倾银汉落晴湾,种得莲花俨翠鬟。
丞相留题空瀚海,将军行垒耀天山。
潮声夜转渔灯入,野色朝开猎骑还。
栗里惭同隐,蓬踪感夙游。
君方令勾漏,予亦卧边州。
疏节苍松在,清名白日流。
岭表兹何地,山中别有天。
徒闻星猝聚,不见月初弦。
村远篝灯出,云深拥被眠。
夜入罗浮路,朝来风雨新。
多缘清祖道,应为洒车尘。
六里青庄远,三秋古树春。
岭海今多事,将军此日闲。
龙韬悬古树,猿臂枕空山。
故老应相问,游人独未还。
蛟川见君蛩然喜,虎须猿臂一男子。
三尺雕弓丈八矛,目底倭奴若蚍蚁。
一笑遂为莫逆交,剖心相示寄生死。
虏骑初传寇,将军别置营。
猿肱求陷阵,燕颔请专征。
冰壮蛟纹阔,霜坚雉尾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