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壁画白莲社,池种白莲花。


清梵既已毕,浊醪徐当赊。


远公故不禁,陶令亦无他。

添修五凤楼台手,华严见来弹指。
曲径转东风,似珠穿灵蚁。
珑玲窗四启。

江上兵常梗,湖南岁又新。


小堂开传舍,高榻谢车茵。


冰雪深回座,山泉近结邻。

金殿当头是广寒,阑干高倚五云端。


山衔落照虹光阔,海蹙长冰玉气乾。


仙客上升惟控鲤,月娥来舞每乘鸾。

江南棕笋正时新,滋味还思养病身。


暮雨过云初有电,老莺啼树已无春。


虚名晚合徒多累,同辈生存仅数人。

才添禄廪便添事,岂若清贫自在闲。


常恨吾庐无水石,漫将青竹当青山。

春晴晚步春浦门,小饮醉入梅花村。


繁香吹雪数十树,青山远近疏篱园。


谁家水竹明窗轩,老我清坐俱忘言。

春正浓时花已开,啼禽飞过绿阴来。


小轩不是多情思,华发寻芳懒独回。

新晴可步履,杖策穿云林。
萧斋有达士,六合涵胸襟。
东偏辟小窗,广袤不盈寻。
古木回廊玉署东,几宵相对烛花红。
风云浩荡君能健,鬓发苍浪我已翁。
到手酒杯浑似梦,隔年诗债已书空。
颓然不肯驻荒台,移入名园始快哉。
竦立正当青嶂近,静观疑有白云来。
池亭绿野添幽致,斧凿龙门想旧裁。
负郭林庐带草堂,小亭轩敞对修篁。
祖师但指青青色,诗老能闻细细香。
风过户庭常掩冉,雨馀衾枕自清凉。
簪组岂为累,悠然尘事微。
看山心自适,闭户客来稀。
流水三吴大,清霜众卉腓。
西洛风流压众芳,十分国艳与天香。
护持翠幕千窠锦,羞涩青铜两鬓霜。
不怕眼花疑保福,且将色相问空王。
老于俗嗜异酸咸,枯木无心倚碧岩。
花事因循浑漫与,吟边荒落几曾芟。
似闻公馆小轩辟,遥揖灵峰万石渐。
拾得他山玉一团,光华偏映读书轩。
乍惊残雪留花砌,久讶明星浸石盆。
何处琢来秋水骨,半空吹落白云根。
一榻自徜徉,悠然古意长。
地幽如佛舍,轩小似船房。
萱草依堂绿,荆花夹树香。
竹根碧涧落寒声,竹外双溪抵镜明。
满袖天风吟不彻,坡头直有许多清。
密傍轩窗开小池,巧安窠石俯清漪。
道人不爱闲花草,祇种瓶蕉和水栀。
见说小轩久,无人唤我来。
直如春力快,故遣客怀开。
玉立花千树,霞翻酒一杯。
桥外茅茨好,相过问酒钱。
李花今若此,白发自茫然。
落日云千步,春风雪一川。
幽轩种佳菊,得秋耀素华。
颇与尘外客,特来当煮茶。
赏尔贞洁姿,珂雪净莫加。
我无先世英,敢望燕台筑。
譬如坎井蛙,拘虚徒窘束。
又如鹪鹩巢,所寄一枝足。
平生栖息地,往往旋修筑。
为怜双净眼,不肯受羁束。
官居凿小轩,容膝盖已足。
渊明识琴心,徽弦总不具。
兴发时抚弄,悠然得真趣。
杳然太古音,充满一切处。
自插笆篱当药栏,旋移花木向中间。
东偏只要疏疏竹,开牖莫教遮却山。
衮衮群山尾,横窗更此岑。
尘埃遮物外,风物宛山阴。
作吏何妨隐,寻山不用深。
满径香风吹客袍,却胜秋野醉攒蒿。
东篱隐者世不泯,南阳老人年最高。
大白杯中多趣味,中黄□内几钧陶。
菊下呼儿典缊袍,相看无酒目空蒿。
两花迭出金杯大,数叶轻攒翠羽高。
就手折来香澹澹,满头簪得乐陶陶。
晚凉庭院。
茗碗炉香闲自遣。
不为怀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