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溪山有佳月,可以永今夕。


惊心总悠悠,过眼纷籍籍。


何为秋向深,甚是老已逼。

小醉清晖阁,横江更一杯。


远山寒日晚,诗老忽然来。

仁庙尊儒术,嘉猷匹古先。


丕承由列圣,大比涉三年。


拣拔归陶冶,招徕际幅员。

新秋道院凉如水,载酒幽人对绿莎。


移榻小窗从啸咏,抄诗别馆尽经过。


劳生不解谈丹鼎,明日堪怜动玉珂。

新秋亦已清,况是经雨后。


良朋亦已欢,兼之叙故旧。


集坐碍广堂,深语达昏昼。

玄云积重阴,素景澄虚朗。


生白盈轩墀,流光入帏幌。


初炯玉窗明,渐映瑶台上。

落叶下河津,萧萧旅雁宾。


管弦愁送客,风月忆归人。


旧国苍山远,秋衣白露新。

上客谈方剧,秋杯夜未阑。


傍林迷曲岸,乘月爱清澜。


往事悬河尽,新诗秉烛看。

前林开复合,远浦去还停。


霭澹沙增白,霜多树减青。


举杯兼得月,拂棹乱看星。

人日阴晴半,壶觞事亦宜。


薄云呈霁景,微霰带寒姿。


花气窥林浅,莺声出苑迟。

秋晚鸿声急,更深烛影斜。


寒风雕翠柳,古岸隐苍葭。


沦落冲星剑,逍遥贯月槎。

尊酒平生,岁寒心素归闲赏。
玉梅宫样。
先入春风唱。

旧语年灯款。
东风约、去来人事无限。
梅扉冻粉,兰屏润绿,贮寒孤馆。

芳筵仍占禊渚。
日暮流莺语。
梦水分愁到,吟壶小,听风雨。

颦雨羞红侧。
淡泪妆、刚坠画帘灯色。
烟逗语纱,雁飞筝柱,秋入弦窄。

蜜冷蜂枯,藤缠虬老,满园暖翠栖烟。
玉鸣兰佩,摇落夕阳边。
刻画金围成带,腰瘦损、复倩谁怜。

便从场屋了经纶,看取朝家诏选抡。


天赋忠良须努力,人生温饱岂荣身。


鼎来时事方忧国,到底儒冠不误人。

岁逢鸿雁候,日敞菊花筵。


只恐虚秋色,谁愁负酒钱。


移灯情缱绻,卷袖醉蹁跹。

五月虚亭载酒过,疏林高树晚凉多。


驯将鹤子闲能舞,飞出莺雏小解歌。


城上斜风吹暮雨,洞门白石长春萝。

竹间三径午凉新,四月烟光似上春。


倚槛青山全入座,隔林黄鸟故窥人。


花香零落随歌管,酒态蹁跹傍舞茵。

积雨空斋久闭门,溪亭为客下壶飧。


长林一叶传秋气,绝壁层波吐浪痕。


莫向时艰空指画,且将文事细评论。

三径常邀载酒欢,小亭散发对凭阑。


春残未觉花香尽,日午才分竹色寒。


仙令双凫初解绶,将军万马旧登坛。

花开原五色,色色断人肠。


浴出俱含雨,妆成总奈霜。


凄凉倾国品,酷烈岁寒香。

今岁重阳菊,翻迎十月看。


犹馀秋日映,已近北风寒。


冻蕊开逾艳,贞心抱自完。

朝来全罢酒,秋尽复看花。


布席轻张幔,题名细剪纱。


开时团玉露,餐处带明霞。

渐上千峰月,真销万里云。


秋从今夜半,人是旧时群。


桂影寒应湿,箫声静欲闻。

客中方落莫,诸子偶来过。


有相皆丘壑,无言非薜萝。


红尘穷巷少,青眼异乡多。

车马集深巷,寒飙净尘氛。


肃登君子堂,晤言得交欣。


忆在先皇初,奉对惭謏闻。

何来合浦叶,偶向清淮流。


蒋径吾初扫,萧斋客共留。


金尊延阁月,玉树广陵秋。

拾遗风力海鹏抟,敢借工曹附羽翰。


独有为郎囊屡空,学君留得一钱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