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闲居养僮仆,衣食必鲜美。


小则爱睡眠,大者趋博戏。


不然言疾病,莫能承付委。

僧相同剃除,其门则异窦。


律仪尚讲论,枯禅则乌有。


悟去此大魁,穷说则学究。

海棠盛西蜀,豪压春风涂。


三月浣花溪,游人鄙金珠。


少陵时居瀼,诗史切太虚。

盖屋不在华,所欲庇风雨。


种花品无繁,四时看开处。


指喻多非约,日涉乃成趣。

调羹商相业,粉额汉宫妆。


寄远与却月,六朝用弥彰。


犯寒清而洁,骚经何独忘。

蒲桃天下冠,太原与全邠。


邠故近西凉,种植纷士民。


岂但马乳堆,殆若荔子春。

顷职古器事,三代考纤悉。


闳异必夏商,形模且朴质。


其间盛款识,鼓文俨周室。

天地有大德,好生洽民心。


炎云涨毒暑,此风散重阴。


欲驱深旬热,忽作三日霖。

偶读禅门礼,老赜存清规。


鱼鼓钟磬间,细行兼威仪。


能居三板头,可当一住持。

休官伏畎亩,农事未历览。


年丰则知喜,岁歉颇不鉴。


螟蜮则曰蠖,不实乃名冇。

英石多斧凿,司石殊怯脆。


拳然太湖出,始有岩壑意。


弹窝数峰绿,欲与仇池对。

忆君远亦去,泉响堑每度。


一笑成真乐,此乐固难屡。


村闲桑柘秋,川阔牛羊暮。

流泉堕石壁,清韵传幽林。


讵知水石韵,可契琴筑音。


支筇听之久,凉风吹衣襟。

人惠九皋禽,应节每对舞。


絷彼云汉心,成我闲静趣。


六翮不忍剪,深径任翔翥。

闽浙风土异,九日未见菊。


丰枝閟秀色,细蓓凄已绿。


当樽折野蕊,气味亦枨触。

平生文字饮,真积力已久。


温故忽若醉,卯饮不待酒。


昏然亟步武,快哉绕衡陋。

朝来天无风,秋旸剧炎锐。


当年屏翳动,松竹发清吹。


风岂怜我老,飘萧翔异气。

栽竹勿傍墙,种蕉莫近砌。


顷之根蔓延,寖乃坏阶戺。


扶疏宛成趣,茂密相映蔽。

士不远千里,访我村落中。


话旧语益密,论交颜不红。


酒炙乏供给,近制相延容。

真隐古招提,长林如磔猬。


虽有群山峰,所欠一支水。


草木乏秀润,岩窦燥肌理。

东冈老道友,招我阅子孙。


大儿教以孝,小儿抚以温。


举觞意未畅,已复月挂昏。

客惠双井芽,千里冒寒暍。


品格自高胜,香味两奇绝。


小小猷溪磨,团团掌中月。

前岩有兰若,委径宜细履。


未能望窣堵,屡复涉清泚。


路纡疲脚力,僧老识茶味。

道人谈长生,禅子论寂灭。


二子互出奇,生灭孰判别。


吾侪守黄卷,生理知犹劣。

晚家台山下,云水同一乡。


人事讲邻曲,鸡黍期相当。


秋风起木杪,凉气吹衣裳。

今岁立秋早,便觉驱探汤。


虽有正午热,已觉中夜凉。


麻豆率房角,早禾亦上场。

今年已断梅,七月雨益大。


苗虽不厌雨,灌恐有馀溉。


禾梗正柔嫩,水满舞澎湃。

弃官了无事,饭馀心境空。


清琴或数弄,浊酒时一中。


人生苦不闲,得闲须从容。

七月正流火,晚饭净刹中。


稍脱蒸郁苦,顿觉心境空。


放意览翠岫,徐行迎好风。

三伏暑可畏,贫富方共之。


雨忽兼飘风,凉与清气随。


一饷涤炎暍,万里失蒸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