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饯别出郊亭,系马亭前柳。
袅袅向南枝,折赠同心友。
白日照飞霜,星轺下北斗。
亭不在山,无山景俗。
山不在见,无见景虚。
俗则滞有,有非真有。
谷鸟唤人啼,山人过竹西。
树高将宿凤,江霁欲生霓。
径暖莺花日,风和燕子泥。
亭倚高山山与齐,寄身天地此攀跻。
云边野树迷晴色,夜半天鸡促晓啼。
舍矢犹馀当午兴,挥毫急记下车题。
土膏一动即分秧,鹘鵴催人忙又忙。
忙了闲来亭下睡,太平风景见羲皇。
渔蓑还带旧诗囊,共过东篱径有霜。
拂石地如仙子宅,开樽人惹令公香。
云笼疏树啼幽鸟,亭倚孤峰隐夕阳。
平郊迤逦面水城,古树蓊郁罗园亭。
夕烟朝霞递起灭,锦画石屏纷隐明。
玩芳凭栏眼自醉,挹秀扪苔他不营。
韩子去已久,空山今有亭。
秋烟荒橡栗,古壁暗丹青。
城抱江如带,天垂嶂列屏。
羡君诗思满奚囊,选句清精傲雪霜。
招隐几回歌桂树,同心今喜挹兰芳。
江干鸥鹭看朝浴,竹下棋枰坐夕阳。
集仰小亭间,幽人独往还。
风微花气足,树密鸟声闲。
鱼跃有源水,云登无尽山。
送客城南寺,萧然云水秋。
客意在万里,聊作须臾游。
昨夜过新雨,清风满梁州。
丹碧崔嵬切斗魁,峰峦怀抱水萦回。
春归岩谷幽花发,日上楼台宿雾开。
天近凤城瞻帝座,云迷鳌海接蓬莱。
新亭高敞枕城隈,万里江山爽气来。
云外孤峰擎日晚,林间啼鸟唤春回。
登车谩有澄清志,览景惭非赋咏才。
扪葛清游日,联吟暂喜同。
山亭云护白,枫径屐黏红。
度涧微泉响,窥岩暗穴通。
书至先将出峡闻,僧云到寺夜初分。
栖迟佛地缘何密,版筑山斋绩太勤。
坚坐愿听无尽雨,孤行似逐不归云。
孤峰天际插,一径路回环。
目已穷千里,身才到半山。
松风时谡谡,鹤梦自闲闲。
君住西山更在西,子孙相继老锄犁。
云间贳酒方寻阮,柳下安炉独忆嵇。
一枕落花春梦蝶,半窗残月晓听鸡。
何处移来,寒玉数条,檐影初添翠。
褪了夕阳,咽罢凉蝉,隔院秋槐风起。
占得闲庭,翻慵就纹纱窗里。
微雨池塘,无数白莲,开过画桥东去。
杨柳水西,一个风亭,新绿溶溶围住。
鱼浪吹香,更蝉影、藏云深树。
危亭如翼俯山南,石磴云根宿雨含。
秋树参覃新脱翠,水烟空阔远浮蓝。
吟边不少闲仙共,佳处还支瘦竹探。
秋雨盥众绿,草木浮清光。
空明见湖面,平堤白泱泱。
渔湾一舠出,落叶摇潇湘。
铁塔高临铁瓮城,天风浩浩送江声。
古来文物南徐盛,眼底楼台北固横。
渔笛乱催新月上,海门遥束暮潮平。
数里闻溪濑,入山惟乱松。
空香薰日气,积翠冷云容。
夕磬烟中寺,风泉涧底舂。
玉宇无纤翳,空亭坐夜凉。
松风千树雨,竹月万竿霜。
宿鸟时惊起,流萤偶放光。
啼鹃声歇,红紫谁收,尽付西园清沼。
钩上画帘,燕掠微波,倦怀为伊倾倒。
尚卷冰心,怕逗起、炎凉多少。
俗易风移古道还,县斋叠石作三山。
因怜席上红尘少,赢得壶中白日闲。
想见六鳌擎水下,坐看双鹤落云间。
理粲万象,孰妙孰徼。
卓彼南山,目游心讨。
露气澄澈,净不容扫。
岘山亭是昔人非,忍读羊公堕泪碑。
回首山翁花下处,凄凄芳草晚风悲。
窈窕转岩腹,划然见孤亭。
横分树矗矗,下枕溪泠泠。
日暮人迹绝,犹闻樵斧声。
夏君人中英,讷斋天下士。
襟期修篁友,节操孤松比。
大书晓山扁,山色来棐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