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香海风流人已去,尚馀螺壳擅辞华。
渊源家学千秋继,不愧诗名在杜家。
旧事重思各黯然,酒场诗社已成烟。
归来自惜匆匆甚,回首风光十七年。
记得髫年学赋诗,锦秋湖畔得良师。
不知此日东堂下,可有梅花似昔时。
高堂云气昼漠漠,四壁阴森满丘壑。
知是山人十八公,苍鳞紫甲纷披落。
一株如屈铁,瘦骨崚嶒藓皮裂。
春云布温夜,幽草抱寒心。
念此谷风远,相思江汉深。
孤踪渺无际,湘月有遗音。
读书学道不适用,一腐儒耳非英雄。
先生少负经世略,骐骥一出凡马空。
批鳞折角遭谴责,只手欲捧榑桑红。
密云洒冻雨,芳草绿满径。
谁欤庐此间,岩窦发清磬。
飕飕松下宅,霭霭松间磴。
眇目山翁谢四溟,邺城风雨太飘零。
黄金肯筑诗人墓,见说吴江计改亭。
突兀晚峰晴翠环,高人旧隐闭松关。
频年桑海供凭吊,一叟苏门自往还。
落落乾坤余大略,寥寥著述葬空山。
芒鞋湿寒翠,拄杖下层巅。
所至亦随意,相逢皆暮年。
冢存三尺土,松作万家烟。
我昔五岭南,曾见岩居客。
松风四壁寒,萝烟满衣碧。
厨中所有者,清泉与白石。
竹满园林水满池,旋栽黄菊补疏篱。
白云遮断红尘路,人是人非总不知。
仙踪久矣闭禅关,忽遇高人唤得还。
创就琳宫依岌嶪,移来真像带斓斑。
路通远浦重重水,楼倚长松面面山。
岇玉溪头坐,于今四十年。
尘埃晦闲迹,是月改华颠。
反覆谈幽数,丁宁索赠篇。
自说住居年,山灵夙有缘。
看经医病鹤,祭土凿新泉。
食相过饥岁,眠蓑度雪天。
梓潼江口涪江上,深僻还如樗杜村。
独坐翠光喷钓艇,万家寒影落吟轩。
芒鞋记踏青犹软,野径萦纡雪尚馀。
走笔锓珉增愧色,可无换谷一篇书。
有客针磁觅秀峰,展松高识可追风。
掌中诀是眼中法,天上仙为地上翁。
不向个边求指顾,更于何处访穷通。
昔读先生传,埋铭属鄙文。
里门经岁别,人事一朝分。
宿诺成虚语,遗言忍重闻。
闲拄瘦筇枝,衣冠半异时。
入城人不识,卖药俗长疑。
饮酒难逢醉,餐松自止饥。
山木争高叶尽深,山人半醉在庭阴。
常时具馔多餐药,偶夜听松不弄琴。
雨后看苔连井口,秋来见月到池心。
倚云生处绝尘埃,见说嵩高客寄来。
扶醉未闻和屐到,伴吟曾是探山回。
寻僧过竹青敲月,看鹤沿池冷卓苔。
初晴石路新,溪户别无邻。
自夏评诗遍,经秋扫叶频。
拂琴堂有月,餐药病离身。
溪叟山居不计年,半攲茅屋倚云边。
竹沟旋引高源水,灌得门前数亩田。
昔隐君平卜,今闻事又非。
肘犹悬蠹简,身止挂鹑衣。
芒屦沿山去,茅檐讲易归。
永乐初年气运新,祯祥京国出麒麟。
九天旭日山河晓,大地阳和草木春。
门换桃符书郁垒,杯传柏叶款元神。
祖帐送离人,劳歌暮烟里。
暝来江上宿,残日照寒水。
清尊醉落花,孤棹依芦苇。
夙昔负灵异,斋沐营丹砂。
经年竟无成,乃知仙路赊。
为文何足道,说剑徒矜夸。
三秋风色急寒砧,江上飞云恋故岑。
袖拂青乌生顾盻,尊开绿蚁动行吟。
金银夜识龙光气,去住时关凤渚心。
归欤强自隐岩阿,五采凤雏莫浪过。
为问子云萧祭酒,开来近日更如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