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一阁中安两藏书,当时有诤未同居。


若教勘破西来意,紫气东行也不虚。

有人相过说无生,须断人间利与名。


毕竟尚残名利字,不如支枕听莺声。

墙头紫翠两三峰,月满觚棱风满松。


睡起支颐无一念,偶然吹送五更钟。

断尽人间书画缘,非关学道与参禅。


从来到手浑无味,且仗床头买酒钱。

残杯移傍水边亭,暑气醺人忽自醒。


最喜树头风定后,半池零雨半池星。

宝阁莲花法像新,垂杨拂水四无尘。


那知咫尺清泠外,便有泥连火宅人。

拨刺银鳞跳绿波,呦呦文鹿过林阿。


从教馋客频相劝,不解祗园施网罗。

花好那能一月红,绿肥还到九秋空。


何如浅淡峰头色,长自悠然在眼中。

北风高枕便羲皇,佳景无多畏景长。


争似侬家祗树苑,六时何处不清凉。

收雨青天挂紫虹,科头晏坐小亭中。


闲谈未了农家事,一阵前溪䆉稏风。

流水高峰尽日闲,柴门风卷不成关。


主翁虽有无劳问,原与游人共此山。

微凉淅淅上轻褣,课竹调琴一小僮。


应是中丞霜意薄,故人鸡黍日从容。

日长随意选渔竿,小港轻舠唤不难。


千迭芙蓉攒碧玉,此图留待月中看。

丝竹由来非我心,未论山水有清音。


空林宴坐幽深处,难道无弦不是琴。

潺湲信宿稻苗齐,涧水争趋罨画溪。


处处竹梧添染碧,祗惊帘外数峰低。

剥啄从多且未应,小窗过雨篆烟凝。


偶然文债支梧了,却是逍遥退院僧。

小径平桥路欲分,万条青玉一溪云。


不须更到幽奇处,便合长康写此君。

潺湲一雨到天明,西圃小溪春涨平。


任使桃花禁不得,也能波面皱红生。

老夫仍葺浣花庄,判得山僧半日忙。


太学诸生夸并舫,江州刺史喜留觞。


藤萝挟瞑群峰壮,兰芷将风一水香。

海上三山未敢云,沧浪一曲若为分。


座头白帢狂司马,船尾青毡醉广文。


惊网巨鳞时自闪,坐林幽羽数相闻。

一卷残编遣岁华,数拳奇石割烟霞。


那知西子湖头客,翻忆东陵圃内瓜。


名倦抛珠还罔象,意长篝火伴毗邪。

攀柏秋原一恸回,如闻车马破苍苔。


亦知凡鸟题犹湿,翻为求羊径不开。


下榻仍惭豫章守,窥园谁更广川才。

悠然便幞广文毡,借我祇林片石眠。


立骨总看销不尽,病心犹妒捧时妍。


一官空傍成羊地,万事今为失马年。

汝挟方干至,吾欣徐稚留。


小谈迟日过,晏坐白云幽。


进屐藤萝顶,回船杜若洲。

姓字非豪举,文章是大方。


一尊凌岝崿,并艇狎沧浪。


宛尔祗林日,悠然得汝长。

园林午澄霁,左右芙蓉披。


浮舟弄清暾,遂至镜湖湄。


阳涯云方散,阴峰露未晞。

不必天风起,松多自有声。


谁从人籁外,最得梦魂清。


果落疑冰响,梅开似月明。

天下无山水,愚公有子孙。


昔移石笋至,今似莲花尊。


松桧干云乱,凫鸥得雨喧。

先公真仲蔚,白首此经营。


为养司空志,因高处士名。


风多长化水,云白欲开晴。

城里多丘壑,名园更学山。


何来峰十二,风雨恐飞还。


抱石云长冷,流花水不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