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暝色延归路,云中见上方。


万山悬马首,一径入羊肠。


暮雨横沙界,阴霞拂院墙。

同宿京华地,今来又六年。


那知风雪夜,复此共床眠。


水曲邻灯照,山高石溜悬。

闲门不易求,半月在林丘。


已与山水别,难为花木留。


孤怀归静夜,远会隔高秋。

天半寒光幻绮霞,倚楼人正赋尖叉。


屏风写出赚山景,万树燕支六出花。

雄风赋罢气飞腾,还似兰台快共登。


沧海不尘天若洗,观星人立最高层。

琴酒名园载月过,开轩花气漾文波。


不妨四立相如壁,消受芙蓉艳福多。

漠漠梨云出梦迟,春风花径独行时。


别开冷艳幽香境,来写吾家左掖诗。

收尽云光夜见星,临波面面敞珠棂。


眼中碧海无风浪,人卧乾坤一草亭。

垂虹影落碧波寒,流尽春花春欲阑。


独有春愁流不去,中原一发倚阑看。

海色天容共一池,群花寒浸碧涟漪。


临流化尽春衫影,绝似唐宫浣露时。

名园高馆最玲珑,藤影花光护绮栊。


璎珞四垂珠万串,一春长住紫云中。

花落闲园杜宇飞,半溪流水映柴扉。


茅檐寂寂云来暝,苔径苍苍客到稀。


洞口青猿啼近榻,林间驯鹿息尘机。

云暗峰疑断,林长路稍迷。


庭隅时卧鹿,旁舍远听鸡。


隐几添樵火,应门倚杖藜。

尽道知山有子贤,恤邻焚券是光先。


邑人救火牵行计,散谷分煤岁十千。

山家元住石桥西,篱落周遭尽药畦。


剥啄柴门人未应,鹧鸪飞上野棠梨。

浊醪初熟正鸡肥,野老冲烟跨犊归。


漉酒烹鸡成小酌,醉眠忘却脱蓑衣。

清泉煮蕨爱山家,夜饮西岩望月斜。


涧底白云留不住,半随红雨落天涯。

樛枝径口郎迎马,语鸟篱前妾扫云。


笑杀主翁忙出户,手提筐果唤厨人。

畴昔随班舞御香,如今忍冻坐山房。


台云谁取书黄瑞,宫日空舒刺绣光。


懒把酒杯心自醉,闲攲肱枕意何长。

镫窗坐无寐,吾亦自怜吾。


活在虎狼窟,老犹风雨途。


世情多短气,心事一长吁。

桂后菊花前,相逢梦觉然。


闲心时外话,亲意雨中眠。


投老会难必,临行留更坚。

流水潺潺犬吠声,乱林深处见人行。


分明不出此山外,踏尽前坡路转生。

曲水寻源山径赊,路逢绝处有桑麻。


野人住在最高顶,树里孤烟便是家。

陇麦高低径路斜,小池杨柳带人家。


东菑午饷柴门静,一犬篱根卧落花。

空山茅屋夜迟迟,促织啼寒欲诉谁。


少妇灯前事机杼,秋风花尽木绵枝。

山中多早梅,荆扉达曙开。


竹巾君自折,荷衣谁为裁。


行云无处所,人住在阳台。

蓬蒿深处有人家,户外蛛丝网露华。


数树芭蕉乾未得,长官亲自见生涯。

茅檐日暖卧寒林,过午老翁鼾睡声。


扰扰红尘山下路,晓霜残月有人行。

长风飕飕昼鸣籁,结茅作屏障内外。


三尺土墙不须甓,省事只斫草皮盖。

峡中钟磬十八寺,山腹茅茨三两家。


雨后乱溪清似发,霜前病叶赤于花。


悬厓万仞涂猩血,怪石千株插犬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