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丞相龙山片石悬,偶来卜筑定前缘。


云卿千里从徐孺,旷世相知五百年。

鸡鸣山外村,村树晓烟碧。


人行细雨中,一路看春麦。

南来飞雪如柳花,北归柳花如飞雪。


乾坤偪仄困羁旅,江山苍莽惊岁月。


白云冉冉千里外,滴尽春林子规血。

西山爽气入吾诗,拄颊含毫有所思。


欲把求田语玄德,莫因学圃笑樊迟。

西抹东涂炫一乡,阿婆羞忆少年妆。


如今闭户无人识,旋学仙翁却老方。

画帘朱箔燕为家,青草门庭只产蛙。


一树樱桃红半落,园丁愁杀雨如麻。

樵儿拾樵不畏虎,隔溪看花如隔雾。


鹧鸪声在柘岗西,落日腰镰下山去。

怀哉春晚故山薇,冉冉江云日暮低。


为问柳桥看燕舞,何如松岭听猿啼。

蹇驴破帽,知是几度寻春,山南山北。
惆怅亭荒仙远,苔枝空绿。
村醪正熟。

敬吊先生落照中,纸烟销尽酒樽空。


牛羊上垄无人管,岂为当时面发红。

山中闲宰相,日日有蜂衙。


剑戟门前竹,枪棋鼎内茶。


莺歌喉宛转,蝶舞翅攲斜。

萧洒园池上,依然一故庐。


苍苔封曲径,老鹤伴闲居。


计拙身还逸,颜酡鬓任疏。

茅结两间月,白云分半间。


利名俱拚舍,云月共清闲。


来辙元无俗,论交赖有山。

诗骨清臞甚,几如沈隐侯。


自编篱象眼,为护笋猫头。


日有丘园乐,身无世俗愁。

生来疏拙甚,怕与俗流同。


颇识一丁字,宁牵两石弓。


夜敲筛柳月,晓对落花风。

村疃多幽趣,谁言景象稀。


云攲山卸帽,苔长石添衣。


一岁惊春老,千林觉绿肥。

融和天气好,携杖作清游。


景物自消长,禽言或去留。


人登山际寺,花映水边楼。

山势主宾立,溪流泾渭分。


景幽诗易得,兴逸酒难醺。


有累营家燕,无心出岫云。

隐迹深村里,年今四十馀。


谩携三寸管,欠读几行书。


爱竹和烟种,移梅带月锄。

搔头无别想,得句但长吟。


懒到风波地,坚存铁石心。


人情从冷热,世态任浮沉。

处处征胡人渐稀,山村寥落暮烟微。


门临莽苍经年闭,身逐嫖姚几日归。


贫妻白发输残税,馀寇黄河未解围。

十里山村道,千峰栎树林。


霜浓竹枝亚,岁晚荻花深。


草市多樵客,渔家足水禽。

谁欤赋奇诗,索我玉山研。


产石斫未久,所落荒野县。


如公笔阵高,岂足供法战。

风雨湖山暮,屠村又鲍村。


鸟巡渔退艇,犬认猎归门。


天作蛮云暗,溪凭剡涨喧。

老去生涯学钓鱼,溪山忽忆似湘湖。


风林四畔动竽瑟,烟雨一篙行画图。


小市篝明沽郭索,平园栅树备於菟。

峨峨金螺山,下有田与庐。


日出鸡犬喧,蓐食事犁锄。


白发不到城,柴扉俯江墟。

雨后桑田暗,风前麦浪浮。


柴门人迹少,深树自鸣鸠。

水曲山盘转,萧森野趣多。


鹤鸣松露冷,麛卧草烟和。


云子常时饭,霜藤异样蓑。

之玄云外路,凹凸雨中山。


竹密亭台隐,花深鸟雀闲。


挂瓢巢父在,采药葛翁还。

本来无饮兴,偶此到溪滩。
屋角悬双瓠,船头系一竿。
塔高风便响,桥峻雨随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