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绝壁芙蓉四面开,中天积翠郁崔嵬。


苍烟尽卷秋光去,飞雨欲随云气来。


丹井绿萝通石穴,紫霞碧树映琼台。

画水不画湿,画山不画坚。
盈尺之纸数寸管,便有江湖万里天。


成生貌古心亦古,造化为工笔端取。

身在山水间,心在山水外。


世无钟子期,白云兀相对。

朱审偏能视夕岚,洞边深墨写秋潭。


与君一顾西墙画,从此看山不向南。

山东老人王舜耕,平生与山如有情。
左涂右抹何草草,却似真山被山恼。
山西太史留侯孙,爱山自谓山可飧。
砚山山下小於菟,文彩斓斑今亦无。
一坞乱云浓似潻,春风吹梦过西湖。
古寺藏修竹,滞舟宿蓼花。
不知红树里,多少野人家。
木落四山空,烟笼一溪碧。
时有捕鱼人,维舟在芦荻。
茅屋依青嶂,柴门掩绿苔。
万竿修竹里,日暮一筇来。
数椽茅屋锁烟霞,君住苍崖第几家。
卖药修琴归去晚,东风开遍碧桃花。
粤山千叠水千寻,桑梓长悬别后心。
珍重丹青三昧手,为人满意写云林。
早觉西风岱顶归。
年来梦迹尚依稀。
群峰贴地云如海,一碧黏天玉作围。
余性爱山水,偶涉辄成趣。
引领东南峰,日夕起烟雾。
阴晴风雨时,崎岖心遥注。
渲染新图,犹略有、孟家风味。
弈局人、荒琴不御,蝉签重理。
静对盆兰花气袭,倦依篱豆茶香递。
鬼马风旋,蓦然到、磷光万斛。
似点点、星星萤火,风中起伏。
狐拜断碑残月冷,鸱巢古木推烟绿。
画里卜居,消不尽、寻常风月。
还暇日、呼邻聚话,茶凹酒凸。
残雨过林云不定,霁虹落涧日将没。
荷花桂子入新图,柳七才名莫浪呼。
且擘荔支消夏去,风光占住小西湖。
旧游回首意苍凉,负尔花间陌上香。
好著片帆重送我,风流苏小访钱塘。
吹软垂杨两岸风,中流箫管酒灯红。
也知团扇谁描得,憔悴江湖一放翁。
白鹭低飞九里洲,梅花万树压溪流。
晚妆忽讶胭脂湿,一笛斜阳水上楼。
诗情画意有无间,如此烟波数往还。
记得画眉声里过,一船青载富春山。
潮声见说上泷回,泷水无风绿似苔。
闲向桐江弄明月,钓竿高挂子陵台。
窍于山川载神气,开辟而来画何异。
无隐乎尔观尔志,子敬为子敬敬识。
碧山在水江无波,小舟一叶如飞梭。
山光压舟载不起,满目排空横翠蛾。
中林可是扬雄宅,路指岩阿放舟入。
黄冠本是仙者徒,惯写万壑云模糊。
酒酣袒跣倒墨汁,兴意所到成狂呼。
长林蔽亏知远近,野水微茫疑有无。
江村杳霭路不分,野人作伴鹿与麇。
五月六月雨三日,千山万山皆白云。
平堤漫漫江水绿,翠树重重覆萝屋。
倚天壁立青芙蓉,蜿蜒起伏如游龙。
夜来惊雷挟飞雨,化作白云千万重。
白云如波起平地,楼台不辨金银气。
蓬岛烟消翠光湿,巨鳌不动蛟龙蛰。
壶天地暖自长春,瑶草琪花俯堪拾。
重楼信是仙者居,十二玉阑临碧虚。
连峰起伏如蟠龙,幽壑下浸冯夷宫。
溪深水远足鱼鳖,时有孤舟垂钓翁。
人家几簇依林薄,共食溪鲜有真乐。
苍山叠秋旻,岩壑郁萧爽。
虚亭阒无人,古道绝来鞅。
云迷远近村,树隔东西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