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槐对青山五月寒,朝朝暮暮此看山。
风来翠瀑青松外,人在珠宫贝阙闲。
诗客归时文几静,棋僧去后画枰闲。
袅娜柔条不自持,锁窗深处最相宜。
试教纤手簪双鬓,莫遣新愁上两眉。
子建洛神空有赋,乐天杨柳可无诗。
僻居谋道不谋身,避病桃源不避秦。
远入青山何所见,寒花满径白头人。
梓里江山隔去年,岘山始得话诸贤。
湖光远瞰三吴郡,树色平连百越天。
闿泽尽推今单父,流风应续老坡仙。
海门峙江中,洪流束泱漭。
夕阳送轻舟,清风来五两。
过峡速如驶,山容共俯仰。
胜绝瞿硎地,中藏六洞天。
山门云引路,石室月通泉。
鸟径莓苔涩,僧房紫翠连。
寒村曾入阮公诗,丙舍松楸寄梦思。
自笑本非肥遁客,十年尘土悔衣缁。
绕郭家山望渺漫,烦君为我写林峦。
苦思偕隐无多志,青鬓归来二等官。
萧然琴剑走天涯,王粲登楼暗自嗟。
烽火旧痕馀瓦砾,村庄生计复桑麻。
风寒水弱潮无信,木落山空暮有鸦。
醉凭斜日俯苍茫,拄杖明霞水一方。
道侧断碑埋屃赑,草中残瓦卧鸳鸯。
烟销林影窥宫禁,江落潮痕上女墙。
来访山中景,亭阑鼠甘阴。
客投孤寺宿,蝉趁夕阳晴。
满树青苔湿,一村黄叶深。
钟声来古寺,迟我下天盘。
径阻披云入,松高带雪看。
浮光欺窅霭,积照夺巑岏。
当年百战著英声,祠庙空传盖世名。
只有波涛流日夜,至今犹作不平鸣。
半日霞表游,济胜偶然遂。
直溜孤杖支,迅下双屐坠。
远公兴未阑,导我乐泉卉。
涧水琤琮鸣屋角,溪潭潋滟对山门。
绿崖鸟道人行去,隔岸绿阴春正昏。
翠屏一匝梵王城,白练两条功德水。
百鸟争巢高树枝,似闻佛法心欢喜。
荒城住行李,故人亦淹留。
稍迁墟丘间,爱此石泉幽。
长夏晴复雨,风气如清秋。
春风到宛陵,太守遇康乐。
隐几坐高斋,清风媚林壑。
语我诸峰峦,道人古栖托。
文脊佳峰峦,烟云密帷幕。
穷深到幽处,无路通马脚。
天意忽芜没,神功为开凿。
岩下夕阳烛已然,岩腰斜照光犹射。
暮云残霭不能遮,始信仙居无昼夜。
屹嵲欲到倚山脚,涵云泄雨摩半空。
向晚呀然射颓照,叠石烂烂参差红。
日破阴蒙照岩顶,紫云一片拖晴影。
溶溶泄泄晚不收,只疑便是壶中景。
朝见紫云生霏霏,暮见紫云归戢戢。
有时飞鸾舞上下,料是仙人潜出入。
一窦险若到平处,裂壁忽见天共明。
水深不敢投石响,潭中惟恐神龙惊。
洞流何处窟穴断,泉向洞中源源生。
潺潺万古流不尽,夜夜空照山月明。
撇衣秉火扪石入,路硬硗确黑如漆。
穷深不见瞿硎生,洞中依旧石藏室。
暖凭磴藓坐,荫觅乔松倚。
一诣云屋深,猿鹤颇相喜。
霜须白纷纷,谓我作黄绮。
惠山滋华池,玉山润百卉。
二贤竞出守,山水亦自慰。
人生别离难,朋旧走相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