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我家千树正芬芳,不见羁怀已倍伤。


岂谓幽姿怜索寞,亦来孤馆伴凄凉。


追寻尚想年时侣,披拂还同故里香。

乞身未遂归岩谷,满面尘埃慵靧沐。


铃斋独坐更悲秋,喜见吾人驻车毂。


吾人别久正怀思,一旦渴心还慰沃。

重重帘幕护金猊,小树花开逼麝脐。
不将官舍等逆旅,故把霜根栽绕墙。
他日花开映秋色,何人手折惹天香。
丁宁护取森森碧,想像匀排粟粟黄。
白衣不至酒难赊,兀坐晴窗独饮茶。
今日重阳对岩桂,昔年百本看黄花。
水沉风味郁金黄,风定犹闻十里香。
造物普令薰一切,故应五浊暂清凉。
枝头金粟色偏匀,空里非烟气自薰。
莫把白旃檀漫比,香浓犹得逆风闻。
粟粟枝头浅浅黄,十分风味百分香。
广寒宫殿清秋里,掠削云鬟试靓妆。
绿玉枝头金粟团,可人风味胜红兰。
一枝携向金溪去,袖里谁知有广寒。
一笑姮娥不问金,诗人未见已披襟。
秋来想动蟾宫兴,敢向风前彻夜吟。
夜桂飘香,西风淅淅寒窗悄。
素娥相照。
倍觉秋光好。
凉入千岩趣更幽,广寒月府恍神游。
断崖流水韵清古,冷雨凄风声凛秋。
要补离骚衙宋玉,岂期仙袂挹浮邱。
净扫庭阶衬落英,西风吹恨入蓬瀛。
人从紫麝囊中过,马踏黄金屑上行。
眠醉不须铺锦褥,研香还解作珠缨。
西风吹老碧莲房,万壑风流拆麝囊。
谩与篱花争晓色,肯教盆蕙压秋芳。
月中有女曾分种,世上无花敢斗香。
沉麝为肌蜡剪英,九霄递馥到寰瀛。
徘徊忍离花边去,仿佛如从月窟行。
残蕊尚堪燃古鼎,清芬真可濯尘缨。
嫦娥羞涩隐闺房,曾记当年窃药囊。
奔入月中知几载,却于秋后喷幽房。
枝头遗落兼金屑,坐上浓薰沉水香。
群芳未许论芳馨,独自秋天卧月明。
赖有幽香洞渊奥,宁将雅趣博轻盈。
德纯不显娥皇怨,道大无闻叔度清。
小轩岩桂露香乾,秋蕊扶疏碧玉寒。
章句那能如许样,夜深浑作月中看。
明金点染,枝头初见,四出如将刀剪。
芳心才露一些儿,早已被、西风传遍。
归来醉也,香凝襟袖,疑向广寒宫殿。
翠叶金华小胆瓶,轻拈微嗅不胜情。
从教失陷沈烟冷,蓦地薰心梦也清。
折得天葩满袖香,小窗寂寂伴凄凉。
何如乞与文园客,瑶髻斜簪试晚妆。
天香薰透辟寒金,拂拂鹅黄汉额深。
多谢西风唤幽梦,径随秋蝶到疏林。
昔年曾赋道边花,岁月侵寻鬓已华。
衰病不堪无好语,却凭三嗅作诗夸。
叶底倒悬香作团,鹅黄新染色初干。
晚秋风露易摇落,合属幽人仔细看。
自从月窟得灵根,使擅人间众木尊。
万斛天香非世有,十分秋色至今存。
林高直接孤轮影,枝老休寻旧斧痕。
天公怜我太岑寂,每岁殷勤两度开。
收拾落英将底用,博山香里荐清杯。
几树芬芳檀与沉,枝枝若占郤家林。
风摇已认飘残菊,日照浑疑缀散金。
仙窟移来成美景,东堂分去结清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