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浣花溪上草堂前,想像当时思惘然。
鬓老风尘多自感,身经丧乱复谁怜。
懒从江夏夸鹦鹉,独向西川拜杜鹃。
城市开佳胜,登临拟辋川。
莓苔新着雨,竹树晚含烟。
水部才谁似,山公兴独偏。
莫话风尘事,相怜但酒卮。
挑灯花转艳,倚槛月初垂。
衫履追随雅,天涯聚晤奇。
黑发为官到白头,英名伟绩罕能侔。
两乘骢马登乌府,四转清阶立凤楼。
晚节正期身殉国,深宵岂谓壑移舟。
送君南去凤凰台,江上秋风待客来。
云树暮连青嶂远,渚花寒映锦帆开。
六朝旧迹千年在,万里长江一带回。
空江杳渺孤云细,天际寒潮自落晖。
为问青青河上柳,许时鸳鹭傍谁飞。
十年不到芜湖县,鹭渚鸥沙半是非。
只有寒山旧时色,未妨桃李待春归。
此君风节缘谁写,披对飒然毛骨清。
梦落洪亭明月夜,直疑风雨送秋声。
寻春驻马玄都观,不见当年千树桃。
满地松阴随日转,绕楼山色入云高。
筹边正儗行多算,壮国宁容挫一毫。
寒意初销,韶光渐美,屈指新正一七。
薄雾烘晴,微风送暖,偕伴骋游芳陌。
万里桥西去,好探取梅花消息。
浣花溪畔畅吟身,回首前游二十春。
一代祠堂仍俎豆,八年烽火尚烟尘。
先生作史应千古,我辈能诗有几人。
邃宇近霄汉,微风摇竹梢。
漏声通五夜,钟韵自三茅。
衣裌偏宜睡,杯单讵用庖。
敕局同寅旧,雌堂屡肯过。
故人今有几,朝士更无多。
问信书犹湿,相望鬓已皤。
壮岁登郎省,旌麾历五州。
仁声号循吏,治行最诸侯。
忧国言多切,筹边虑更周。
忠简传清白,家声属弟昆。
惟公殿诸老,积善见多孙。
两桂昌书种,双椿蔼庆门。
宦达推公早,丁年备皂衣。
几为铜虎去,终向石桥归。
齐国世臣少,贞元朝士稀。
箕颍文章士,仪同社稷功。
惟公承庆裔,有意振家风。
祠禄真崇道,郎潜叹老冯。
旧垒危巢泥已落,今年故向社前归。
连云大厦无栖处,更望谁家门户飞。
卓荦生清世,修藏结静庵。
才猷深抱负,经籍恣穷探。
枫陛除书早,芹宫丈席函。
水部官怜初拜日,金陵地忆旧游时。
未应岁月闲供吏,最是江山巧索诗。
秋色催人移棹急,客怀逢雨出郊迟。
马蹄踏遍秋风叶,客怀还赏长安雪。
焚香小院对此图,此人此景俱清绝。
恍然不识是何方,冻云压峰峰欲折。
老人星照昆承水,一夜顽云忽掩光。
片纸仙方空入梦,百年诗冢竟流芳。
远游司马曾高览,大隐东方亦善藏。
记得逢君在乐平,新凉庭院碧梧清。
周官六典曾司寇,禹贡三江又水衡。
泽国烟波吟里兴,云林风日病馀情。
盛年际遇荷恩荣,一旦登庸列上卿。
风裁棱棱高百辟,忠诚耿耿著明廷。
名垂竹帛应难泯,神寄丹青宛若生。
王郎之画今已稀,笔法宛若云林倪。
修筠晴翻翡翠羽,老树光亚珊瑚枝。
风霜阅历见奇节,雨露长养成幽姿。
灞桥雨雪初霁时,策蹇近自都城来。
飘萧乌帽任风欺,携琴童子能相随。
平生隐操人所知,不意何事游京师。
晚岁褒封雪满头,一官林下乐优游。
吟行花径扶藜杖,醉阅芸编憩竹楼。
尘梦忽随仙梦断,闲情竟与世情休。
讣音万里到京华,粉署贤郎重叹嗟。
箧笋香残遗彩服,妆台尘掩暗菱花。
姆仪垂簳人争羡,妇德宜家众所夸。
帘外东风扇晓寒,碧桃香老共谁看。
金铃犬卧红绵毯,翠羽鹦啼白玉阑。
花暗小机尘旧锦,草深回磴罢鸣銮。
钿合鸾钗昨尚存,几看新水化生盆。
金鱼户钥花千点,玉虎丝牵月一痕。
斑竹暝烟思帝子,绿芜春雨怨王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