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污流迷旧井,何处汲清泠。


土壤难分色,蛇虫莫辨形。


空歌今世浊,不照古人醒。

恶木经年岁,空烦匠石寻。


远看千丈势,不借一枝阴。


雨露恩多及,风霜力少任。

乱石尔何知,摧轮剥马蹄。


当途生涧谷,在野碍锄犁。


尽鍊天难补,深填海自低。

文高只合论钱神,屈膝须防望贵尘。


轩冕未来应有命,丘园随分亦安身。


山樵水钓心常逸,夜坐朝耕乐更均。

胜绝剡溪边,巢枝度半年。


燕回衔落絮,鱼涌接飞泉。


丹鼎山头气,茶炉竹外烟。

卧听山城罢击柝,策蹇过君霜满须。


窗间山好天欲曙,庭下菜肥人愈臞。


我非当世可领袖,君合于今称楷模。

寂寂复寂寂,告老闲居日。


径草高于人,林鸟熟如客。


黄卷不释手,清风常满室。

薄游心已倦,幽筑兴何长。


夜雨千畦菊,春风五亩桑。


鸡豚还自乐,人我亦相忘。

落花时节掩关初,请绝江城旧酒徒。


满屋烟霞春睡足,一溪风雨夜灯孤。


易中有象闲消息,身外无求免叹吁。

幽居避俗氛,世事那复闻。


闲浴池塘水,静看山岭云。


云自无心出,水从有本分。

地绝尘喧境自宽,溪南山色坐中看。


竹吹绿雾沾书帙,花发红云映药栏。


常养泰和知气壮,不求徵禄得心安。

浅浅春风尚带寒,日斜香篆半烧残。


杏花一树开如锦,怕触啼莺不倚阑。

一径荒凉长碧苔,竹门斜对远山开。


自操清白传家谱,不受青黄致木灾。


穴鼠苦衔诗稿去,溪螯喜荐酒尊来。

地僻连高树,庭虚集晚烟。


鸟衔朱果落,虫曳碧丝悬。


扣户鸣空盎,开渠得古钱。

落花飞絮满西庵,竟日空垂一阁帘。


巷没雨痕惟见藓,井吞山气亦生盐。


庭柯鸟散知人入,溪岸萍齐觉水添。

深树茆檐无四邻,断桥流水隔深春。


日长坐爱心无事,草绿行知巷少人。


窦口湿云通井脉,案头乾雀踏花尘。

行尽禅房路,虚窗忽见山。


老僧相对坐,不语又空还。

误向丹邱共羽流,多情今得此亭幽。


长鸣似与高人语,屡舞谁于醉客求。


风羽九逵能抗晚,野心万里欲横秋。

绿树春声正自怜,秋深幽鸟复庭前。


谷中音似闻人语,池上书应为客传。


短调自须风静听,多情谁起日高眠。

一鸟不鸣山可怜,更怜鸣鸟过檐前。


友声信有如莺语,喜报曾闻是鹊传。


南国音成非别调,北窗梦醒正闲眠。

花气絪缊共暖风,谁从起处问西东。


偶来似与游丝下,却散还随梦蝶空。


曲槛有时应独驻,幽居何地不相通。

饶州遣鹤剩风流,小圃新开竹径幽。


见影浅将于水监,闻声高欲自天求。


图中恨识青田晚,梦里疑看赤壁秋。

忽有幽香共午风,小春庭院菊篱东。


一丝何处来应远,百和无端界本空。


漫道芝兰随物化,真闻黍稷与神通。

晚晴无物不含晖,此树天将悦我非。


一碧故涵秋水净,半黄初着晓霜微。


吟随望远长凭几,情忆阴多坐解衣。

乍浓还淡弄朝晖,树色依稀定是非。


楼上望回川历历,城阴遮断路微微。


晓云有影团倾盖,春水无波渌染衣。

混混幽涧泉,郁郁嘉树林。


水木互胶葛,颇惬静者心。


书翻白日静,鸟啼青嶂深。

陈编历历复悠悠,蕉萃荣华一转头。


秦客已游黄犬市,齐奴还起绿珠楼。


君从海上寻方朔,我向山中觅许由。

绿阴深处结幽居,地僻依稀隐者庐。


绕舍半栽陶令菊,满窗尽积邺侯书。


踏残庭月夜吟句,斸破畦云晓种蔬。

水部风流小隐居,别来眼法定何如。


雾中不见空峒子,世外空传珞琭书。


今岁紫荆簪未得,后溪黄鲊食无馀。

手调鼎剂作清凉,不秘千金肘后方。


闲数岭云松自翠,卧听梅雨药初香。


三山梦断黄粱熟,一径莓封白日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