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世诵何蕃传,名题孝行门。


积诚孚草木,贻训及儿孙。


簪绂新恩重,诗书旧业存。

碧山红叶路参差,宪节行当九月时。


五岭使轺萦宦辙,一方民瘼重监司。


官清岂解持端砚,主圣无烦贡荔枝。

高衔并列新台宪,盛事争夸好弟兄。


染翰凤池常称旨,传家麟史更知名。


一番尊酒都门道,几处弦歌岭外城。

长才真合佐名藩,一日金绯荷主恩。


遥奉玺书专饷馈,久持铨法试櫜鞬。


岭南父老先知姓,吴下山川正过门。

八月师田不失时,武蜂赳赳震雕题。


耳批秋竹图骐骥,锋莹朝霜拭鸊鹈。


连率名高方叔后,外台志与范滂齐。

水战横江一百舟,海山楼里坐元侯。


偷儿已罢三年伎,猛士聊因五月秋。


不用辟兵酬令节,从今行客但安流。

豪竹繁弦振粤台,斗场雨过净纤埃。


台符款曲三挥麈,军令分明屡举杯。


兔窟久空春草出,鲸波无事早潮来。

清秋大试斧寻柯,噭咷谁言用楚歌。


帅阃威名传籍籍,使台材业办多多。


兵机总是师黄石,酒令同看卷白波。

高管嗷嘈叠鼓忙,春云轻覆飨军堂。


二星光动狐狸伏,六纛威腾貔虎良。


海孽向来如薙草,射夫无有不穿杨。

平生爱东州,土厚人不罄。


见公惜已晚,达论耸予听。


五驰使者车,中道罹陷阱。

翰苑编摩久著名,喜承鹗剡出神京。


外台共说乘骢好,故里争看衣锦荣。


不独秋霜清一道,还期时雨化诸生。

挥毫久任紫薇郎,此日南迁佐宪纲。


朝佩正辞天阙曙,绣衣犹带御炉香。


都门腊酒催行旆,水驿云帆促去航。

京华三月春欲老,柳亸花明觉春好。


故人五马促行装,清晨取别何草草。


为言昨日朝明廷,三年考绩承宠荣。

夭桃饶春姿,所媚在青阳。


舜华足朝玩,日日无容光。


何如东篱下,粲粲寒菊芳。

古人重立事,今人重致身。


功业苟有托,富贵安足论。


迢迢越王州,连峰入青云。

使节初传五岭秋,郎君又报上瀛洲。


书香父子贤相继,文学朝廷宠更优。


到处江山争送喜,向来烟雨莫深愁。

邓尉梅花天下稀,罗浮山中春雪霏。


江南春色不曾好,晓风吹梦行人归。

番禺直北望长沙,元帅持戈镇海涯。


万里送君归幕府,几时为我寄梅花。


云蒸巨浪鱼吹岸,柳压荒山獠阵牙。

松滋暂泊蓟门船,复指番阳路几千。


茉莉香深和酒露,桄榔叶暗煮盐烟。


齐人旧算无遗策,汉史新藏有剩钱。

薇垣督饷未三年,持宪遐方简任专。


霜落梅天消瘴雨,风清驿路扫蛮烟。


讼庭坐久榕阴合,宾席开时荔子鲜。

君住三山我四明,一时倾盖五羊城。


歌求伐木诗中意,琴听归樵曲外声。


莺啭上林春色好,风生南海瘴烟清。

剡曲莲池彻底清,即驰隽轨上蓬瀛。


抽黄媲白羞时学,渍墨磨丹勘旧经。


彤陛奏言殚荩直,玉皇动色赏忠精。

尺一催归白玉京,浮云偏妒月华明。


凤凰远举弋何慕,鶗鴂争鸣草不馨。


馆列翘才难致仕,杖携灵寿莫扶倾。

金华重席被恩荣,兰省还持多士衡。


善类适然相牴啎,诸公可是费调停。


自从阵脚一摇动,堪叹棋枰几变更。

闽州长者旧家声,德厚流光产俊英。


火玉精神充户牖,国兰誉谞播炉亭。


临轩初试董晁策,抗对专寻濂洛盟。

两章宛转复清哀,读到鱼梁首重回。
便使短笺无姓字,也应知自艾轩来。
五年不说空山雨,今夜鱼梁著钓船。
为问故人今健否,桄榔叶暗瘴江边。
初悔投身落海涯,拥车犹幸袭踪来。
畏途机械鹿貙虎,晏岁风霜松竹梅。
分首二年眉惯郁,举头千里眼佣开。
曲江而下水多石,大庾以南山半茅。
相国犹馀心里印,祖师更剩杖头包。
依稀舜乐宜人听,零落韩文任客抄。
维春茸茸,惟和之功,惟阳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