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草屦穿篱过,衣湿槿花露。
千里浙东人,今踏江南路。
晓程犹带夜,众星照高树。
星轺尽日短长亭,石路崎岖此暂停。
山匝万重高拟蜀,水盘千折急于泾。
香风细落桐花白,宿雨新收麦甲青。
早捧诸侯檄,新登九列丞。
庇身聊制锦,受命更怀冰。
浦药薰行棹,江禾压翠塍。
桐川咫尺路平宽,华檄春风白发欢。
教育兼全三者乐,起居频报四时安。
的传何况自诸老,远业岂徒荣一官。
径转西园窈窱通,寻芳步屧到禅宫。
池边风卷千丝密,槛外烟笼万片红。
上界香飘双树侧,曲江春在一亭中。
公车待诏几经秋,桐汭今乘五马游。
烽火频年堪涕泪,循良此日慰诛求。
山连白石横朝霭,溪下丹阳急暝流。
肃肃松柏姿,春月惭蒲柳。
但看霜雪后,何者能不朽。
君昔辞鸳鸾,出为小邦守。
今岁同升客,如君有几人。
青年登一第,白首具双亲。
喜气生军垒,欢迎聚邑民。
一雨丰年兆可探,全胜雪瑞白成三。
偏怜令尹关心切,喜对农夫洗汗惭。
粳稻秀畦欣绿润,芙蓉依水媚红酣。
当年书剑走风尘,倾盖桃花一笑春。
别去交情浑似旧,向来时事几番新。
诗坛雄健看前辈,官路低回愧此身。
家山入望更贪程,造物无心雨与晴。
今日莫愁明日近,一程但作两程行。
生须快意何尝梦,久不还乡亦自惊。
昔隶清虚府,今藏般若函。
白头宗老子,黄面礼瞿昙。
空色元无定,禅铉任所参。
千里缄书两日前,今朝丰采复依然。
金莲寺里观风地,白鹿斋中听雨年。
夜雪梦回开小径,秋涛观罢乏平川。
昔年曾共簉鹓班,几见承恩拜好官。
柏府振威奸胆落,薇垣布政吏民安。
华堂忽见飞凶鵩,仙岛俄惊跨彩鸾。
翠渠绕舍净无埃,渠上孤亭傍竹开。
数载各因微禄去,今朝同载小舟来。
闲听啼鸟裁诗句,笑对青山酌酒杯。
郡在灵南山秀中,筼筜绕舍翠阴浓。
清贫太守庖无肉,春雨犹能赦箨龙。
上苑琅玕高百尺,天恩浩荡饱曾沾。
一枝带得銮坡雨,洒向南州散酷炎。
天上清卿写竹工,分明淇澳雨中丛。
赠君去作鄣城守,德业期同卫武公。
可怜行色。
听古离谱出,声声长笛。
看束短装,轻把青青柳枝摘。
不愁离别难,江浙片云闲。
黄叶晚秋径,白茅深处山。
有诗连梦远,无累得身闲。
桓桓程将军,年未三十气如云。
一朝诣阙袭父职,献书讨贼争功勋。
朝廷恩深礼数厚,授钺前驱那敢后。
杨公休簿领,二木日坚牢。
直甚彰吾节,清终庇尔曹。
幽阴月里细,冷树雪中高。
独随琴鹤下江东,岁月催人似转蓬。
路出南阳惭说召,马辞渤海愧谈龚。
数茎白发宦情薄,满目青山归兴浓。
马蹄六月到山州,独上桐川第一楼。
城外有山皆北向,郡中无水不西流。
士风质朴犹存古,民舍萧条欲近秋。
葛生家世居桐川,开园种竹临平田。
时时酒后发豪兴,凉风疏月落诗篇。
今年见我容台署,手执纨素三尺许。
偶过嘉鱼县,因观恻隐书。
云山千里外,为此一停车。
东园有馀地,可以作书斋。
千古圣贤学,百年经济怀。
庭松云外鹤,池草雨中蛙。
轩亭闿爽喜新营,燕雀应来贺厦成。
樽酒两忘贤与圣,韦编相对弟和兄。
诗如绣段从头好,人似冰壶彻底清。
之子胸中不外营,轩亭水到自渠成。
词章妙处窥骚雅,师友平生祇弟兄。
元凯一门兼众美,夷齐千古擅双清。
黄尘鞍马夕阳边,不到桐川十二年。
万事只多新白发,虚名何日赋归田。